草、红花各3g。血虚明显加鸡血藤、阿胶珠;余热末尽加黄连、葛根。 ⑶八宝五胆药墨: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熄风定惊之功效。适用于属热毒蕴结者。口服0.25g,每日2次。
⑷黄明胶:具有养阴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本病便血属阴虚者。口服2g,每日2次。
⑸止血胶:具有滋阴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本病便血属气阴两虚者。口服2ml,每日3次。
2.西医治疗:治疗上以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供给营养及对症为主。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全静脉营养,加强支持疗法,使本病的预后大大改善。
⑴禁食:①禁食时间:一旦确诊应立即禁食,轻者5~10天,重者10~15天或更长。腹胀明显时给予胃肠减压。②恢复进食标准: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腹部X线平片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如进食后患儿又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则需再次禁食。③喂养食品:开始进食时,先试喂5%糖水3~5ml,2~3次后如无呕吐及腹胀,可改喂稀释的乳汁,从每次3~5ml开始,逐渐加量,每次增加1~2ml,以母乳最好,切忌用高渗乳汁。
⑵静脉补充液体及维持营养:禁食期间必须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供给营养。①液量:根据日龄每日总液量为100~150ml/kg。②热卡:病初保证每日209.2kJ/kg(5Okcal/kg),以后逐渐增加至418.4~502.1kJ/kg(100~120kcal/kg)。其中40%~5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45%~50%由脂肪提供,10%~15%由氨基酸提供。
⑶碳水化合物:一般用葡萄糖,每天5~18g/kg,周围静脉输注浓度++、血糖>7.28mmol/L,应减少糖的输入;如血糖多次测定>11.2~16.8mmol/L,应加用胰岛素0.25~0.5u/kg。
⑷蛋白质:常用6%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开始以每日0.5g/kg,按每日0.25~0.5g/kg递增,最大量为每日2.5g/kg。输注氨基酸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热量的前提下,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故使用时要求非蛋白质与蛋白质热量之比约10:1,每克氨基酸氮输入时要求热量为628~837kJ。
⑸脂肪:常用10% Intralipid,开始每日0.5g/kg,按每日0.25~0.5g/kg递增,最大量每日3g/kg,输注速度为,胎龄33周者每小时不超过3.0ml/kg。
⑹电解质:一般每日供给钠3~4mmol/kg,钾2~3mmol/kg,氯2~3mmol/kg,与上述营养物质配成1/4~1/5张液体输入。但应监测血电解质浓度,随时调整。钾的浓度不应大于3‰。如有额外丢失(呕吐、腹泻及胃肠减压)则需提高氯化钠的供给,一般配成1/3张液体输入。如存在酸中毒,可每次给5%碳酸氢钠3~5ml/kg,必要时根据血气检测调整。
⑺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常用安达美(含各种微量元素)每日1ml/kg,水乐维他(含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每日1ml/kg,维他利匹特(含各种脂溶性维生素)每日5ml。
3.抗感染:常用氨苄青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也可根据培养药敏选择抗生素。
4.对症治疗:病情严重伴休克者应及时治疗,扩容除用2:1含钠液外,还可用血浆、白蛋白、10%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活性药物可选用多巴胺、酚妥拉明等,并可给氢化可的松每次10~20mg/kg,每6小时1次。缺氧时应面罩吸氧。
5.外科治疗指征:肠穿孔、腹膜炎症状体征明显,腹壁明显红肿或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行手术治疗。
6.治愈标准:一般情况好,食欲正常,体温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正常,体重增加。
7.好转标准:一般情况好转,体温正常,吃奶尚可,无呕吐、腹胀,大便次数仍稍多,体重未增加。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