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厌食、肝脾肿大、四肢抽动或弛缓无力,最后心脏扩大、衰竭、昏迷、死亡。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1.全身水肿:要与遗传性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的α—地中海贫血HbBant´s胎儿水肿型和先天畸形相鉴别,其他还应考虑母患糖尿病、先天性肾病、胎盘功能不足,胎-胎或胎-母输血、宫内感染等因素,这些都能通过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等予以鉴别。
2.黄疸:生理性黄疸出现晚,进展慢、程度轻、无贫血和肝脾肿大。败血症有中毒症状、发热、特异性抗体阴性,血培养有助鉴别,其他如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浆虫病、颅内出血,G-6-PD缺乏症等其他先天性溶血性疾病都应考虑鉴别。
3.贫血:主要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性贫血鉴别,G-6-PD缺乏症在南方较多见。其他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均少见。
五、治疗原则
1.孕期治疗
⑴对已致敏的孕妇可用益母草500g、当归250g、川芎250g、白芍300g、广木香12g共研成细末、炼密成丸,每丸重9g,孕期中每日服1~3次,每次一丸,直到分娩。另可以给Rh或ABO不合的孕妇口服黄疸茵陈冲剂(包括茵陈、制大黄、黄芩、甘草等),对防止流产、殆胎、早产及减轻新生儿症状有一定疗效。
⑵在妊娠早、中、末期各进行10天的西药综合治疗(维生素K 2mg,每天1次,维生素C 500mg加25%葡萄糖40ml每天静脉注射1次,氧气吸入每天2次,每次20分钟。维生素E 30mg每天3次需要整个孕期服用)了可减少死胎、流产、早产和减轻新生儿症状。
⑶由于妊娠越近足月,抗体产生越多,影响胎儿越大,死亡机会越多。若过去史有过死胎或本胎Rh抗体效价由低升高到1:32~64或由高突然转低;胎心音出现杂音,孕末期腹围、体重过度增大,或自觉全身乏力、胃纳不佳,羊水胆红素升高,影像诊断有水肿、腹水、肝脾肿大等都得考虑提早终止妊娠。一般在35~38周时引产,力争L/S比值≥口服苯巴比妥一周(10~30mg每日3次)可减少RDS和增加胎儿肝细胞酶的活力,减轻生后黄量。ABO不合者较轻,很少需要提早终止妊娠。
⑷若羊水光密度检查提示有胎儿死亡可能的重症病例,可考虑在孚1周起进行宫内输血,隔周再输,以后每3~4周1次,将血注入胎儿腹腔以纠正贫血,使获得存活机会。输血量按胎龄减20乘10计算,进血量过多、腹压超过脐静脉压力可致循环停止,胎儿死亡。但此法本身有引起感染、出血、早产可能,刺激胎盘可导致更多胎儿血液流入母体,加重病情,故一般不用。
2.临产时的处理:尽可能准备好献血员、器械和换知人员。一般ABO不合以足月自然产为好,Rh不合需提早终止妊娠者可做剖宫产。由于红细胞在胎内已有破坏,缺氧较明显,出生时容易有窒息,需做好防范。胎儿娩出应即钳住脐带,以免脐血流入儿体过多,加重病情。断脐时残端留5~6cm,远端结扎,裹以无菌纱布,湡上1:5000呋喃西林液,保持湿润,以备换血。胎盘端的脐带揩清表面母血后,任脐带血自动流入消毒试管3~5ml送特异性抗体及血清胆红素测定,同时做血常规、血型、有核红细胞计数,挤勒脐带会使胶质混入血中,可影响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正确性。胎盘需测理后送病理检验。胎盘越重,发病越剧。
3.新生儿治疗:出生时的重点是防治贫血和心衰。有贫血、全身水肿、腹水、心衰者,在抽腹水、脐静脉放血30~50ml后、立即换浓缩血。生后2~7天的重点是防治黄疸和胆红素脑病。2个月内应注意严重贫血。
4.对于黄疸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处理,用光疗法及中西药物后能缓解大多数病例,但尽快移去抗体、减少红细胞继续破坏、降低胆红素浓度、纠正贫血改善缺氧和防止心衰等,还是需要换血。其效果比光疗、药物好,但人力、物力花费较大,并有血栓和空气栓塞、心脏停搏等危险和感染的可能,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⑴换血指征:①新生儿出生时脐血血红蛋白低于120g/L(12g%),伴水肿、肝脾肿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②血清胆红素达342μmol/L(20mg/dl)或情况良好无嗜睡拒食症状的较大体重儿可达427.5μmol/L(25mg/dl)或以上换血。③凡有胆红素脑病症状者。④早产及前一胎病情严重者适当放宽指征。
⑵血型选择:Rh溶血病用ABO同型(或O型)Rh阴性的肝素化血,如有特殊血型的冷冻血,经解冻等处理即可使用。不得已时也可用无抗D抗体的Rh阳性血(最好是未接受过输血的男孩南血员和示妊娠过的女性献血员),ABO溶血病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