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扩大,心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叶间胸膜明显,少量胸腔积液,显示肺瘀血。根据各心腔大小及肺血情况可协助病因诊断。小婴儿正常胸腺心脏影可误诊心脏增大,应予注意。 ⑵心电图检查:可示房室肥厚、复极波及心律的变化,有助于病因诊断及应用洋地黄药物的参考。
⑶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血液动力学改变、心功能及包情况情提供精确的资料,有助于病因诊断及地病理生理、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评价。
⑷血气分析及pH测定:肺水肿、左心衰竭时出现PaO2下降,PaCO2上升,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严重心衰,组织灌注不良,酸性代谢产物积蓄,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⑸血生化及血糖测定:了解血清钠、钾、氯水平。新生儿低血糖可导致心衰。尚可检心肌缺血、肾功能及贫血等情况,有助于判断判断病因及指导治疗。
4.并发症:有一些潜在并发症,药物副作用,与使用洋地黄制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有关。
⑴洋地黄制剂:小儿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过早搏动,快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其次为胃肠道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头晕,色视等则较少见。未成熟儿及初生2周内的新生儿,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高钙、严重弥漫性心肌损害及大量使用利尿剂后均易发生洋地黄中毒。⑤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洋地黄制剂达到疗效的主要指标是:心率减慢、肝缩小、气促改善,安静、胃纳好转、尿量增加。长期使用洋地黄制剂者,要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采血标本时间应在服药后6小时左右,开始用维持量的24小时为准。小儿血清地高辛有效血浓度为1~3ng/ml。
⑵血管扩张剂: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血压下降,其次是心悸、头痛、恶心。在用药前应测量血压、心率、用药过程中应监测复查,酌情调节滴速,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好处理。应用硝普钠治疗时要严格掌握剂量,使用监护仪专人监测血压改变。同时输液瓶、管要用黑布包裹避光。
⑶利尿剂:使用碱性利尿剂易引起低血钾,要警惕在与洋地黄制剂并用时易出现洋地黄中毒反应。长期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有无精神萎靡、乏力、腹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低血钾的临床表现,必要时可查心电图和血钾,以便确诊,用药期间应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桔类,绿叶蔬菜等。
⑷防止继发感染:由于体循环及肺循环瘀血,患儿机体抵抗力低下,应视病情而定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和身体的清洁卫生,长期卧床及有水肿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室居住,避免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
二、医技检查
1.X线胸片:心影呈普遍性扩大,心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叶间胸膜明显,少量胸腔积液,显示肺瘀血。根据各心腔大小及肺血情况可协助病因诊断。小婴儿正常胸腺心脏影可误诊心脏增大,应予注意。
2.心电图检查:可示房室肥厚、复极波及心律的变化,有助于病因诊断及应用洋地黄药物的参考。
3.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血液动力学改变、心功能及包情况情提供精确的资料,有助于病因诊断及地病理生理、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评价。
4 血气分析及pH测定:肺水肿 左心衰竭时出现PaO2下降,PaCO2上升,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严重心衰,组织灌注不良,酸性代谢产物积蓄,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5.血生化及血糖测定:了解血清钠、钾、氯水平。新生儿低血糖可导致心衰。尚可检心肌缺血、肾功能及贫血等情况,有助于判断判断病因及指导治疗
三、诊断依据
1.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严重心律紊乱、肾炎、重症呼吸道感染、重症贫血及维生素B1缺乏等病史。
2.发病急,烦躁、呻吟、面色苍白或紫绀,咳嗽、哮鸣、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气促时拒奶或拒食,多汗。
3.呼吸急促,肺部可有啰音或哮鸣音;心率快,婴幼儿安静时心率可达l60~180/分钟以上。心音低钝,可呈奔马律,心脏扩大;肝脏进行性增大,边缘钝;颈静脉怒张,或仅有轻微眼睑水肿。若尿少且短期内体重增加,提示水肿存在。
4.X线检查心影普遍增大,心搏减弱,肺部淤血,肺纹理增粗。
5.循环时可延长至30~60s。
6.心电图不能提示心力衰竭,但能提示心房、心室肥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