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注意保暖,体温尽量维持在中性温度36.5℃左右,减少耗氧。密切观察呼吸、心音、面色、末梢循环、神经反射及大小便情况。待呼吸平稳,皮色转红半小时后,停止给氧。呼吸是监护重点,呼吸评分和呼吸次数对复苏后的观察有一定帮助。初生12小时内每4小时1次,以后24小时内每8小时评1次,最后在出生后48小时再评1次。两次评到8分以上可停止再评,预后良好。2天后情况仍差可每12小时续评,预后严重。假使呼吸次数有增无减并又出现呼吸困难则要考虑有无气胸。如窒息儿呼吸已接近正常而2天后又加快者,常是继发肺炎的征兆。若反复呼吸暂停可用氨茶碱,首剂7~8mg/kg肌注或缓慢静脉注射(15分钟以上),以兴奋心、脑、扩张血管和利尿,以后每6小时0.5~2mg/kg。静脉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可致血压降低,恶心呕吐和惊厥。 ⑵喉有痰鸣音,呼吸时声音粗糙、呼吸停顿或有呕吐,均应用一次性吸管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拟有脑水肿和缺氧缺血性脑病者则在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保证脑组织供氧的基础上用:①呋塞米1mg/kg肌内或静脉注射,减低颅内压。②地塞米松0.25~0.5mg/kg每日2~4次肌注或静注。连用2~3次后若颅压仍高,改用20%甘露醇0.25~0.5g/kg,每日4~6次静注,两天后逐渐减量。③有抽搐者用苯巴比妥,首剂15~20mg/kg静脉注射,维持量5mg/kg•d分两次静注,此药除止痉外还能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和耗氧,可预防和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出血,如与地西泮0.1~0.3mg/kg静脉注射和(或)水合氯醛30mg/kg保留灌肠等药合用,止痉效果更好。④在正常血容量的低血压、心肌收缩力不足时可给多巴胺静滴。⑤为了保持脑组织能量代谢,可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8mg/kg•min使血糖维持在2.8~5.0mmol/L(50~90mg/dl)。加强支持治疗,可给能量合剂。⑥国内正在探索脑细胞代谢药物胞二磷胆碱,脑复康等,也可考虑使用。
⑶凡曾气管插管,疑有感染可能者,用抗生素预防。
⑷重度窒息恢复欠佳者,适当延迟开奶时间,防止呕吐物再度引起窒息。若无呕吐,抬高上半身使腹部内脏下降,有利于肺的扩张,减轻心脏负担和颅内压。胃管喂养不能容受者则静脉补液50~60ml/kg,有肾功能受损时要限制液量。
六、预防及预后
有关预后的评估有众多依据可供参考。近年已有不少利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生化指标、血清酶活性、脑电图、B超,CT甚至磁共振等技术作为评估预后的报道,其中最为基层实用的当属NBNA。
做好产前检查,对高危胎儿进行监护,针对不同原因及时处理外,孕妇自我监护测数胎动,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缺氧,有胎儿心跳、胎动变慢或加速,即须给孕妇吸氧。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加维生素C 0.2g,以增强胎儿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力和减轻血管脆性和渗透性,改善供氧,减少出血。必要时1小时内可重复处理,同时继续监测胎心率和宫缩。当胎头显露取头皮血测pH值,若≤7.25提示有胎儿窘迫,宜及时处理。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