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多脏器受损,严重者往往伴有并发症。 ⑴脑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主要并发症。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为:①具有明确的围产期缺氧史,特别是围生期重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3分,5分钟<6分,或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者)。②生后12小时内出现以下异常神经症状:意识障碍,如过度兴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凝视等)、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肢体肌张力改变,如张力减弱、松软;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③病情较重时可有惊厥,应注意新生儿惊厥特点,如面部、肢体不规则,不固定的节律性抽动,眼球凝视、震颤伴有呼吸暂停,面色青紫。④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改变,间歇性伸肌张力增强等脑干损伤表现。
⑵心:由于缺氧时影响传导系统和心肌,轻症时房室传导延长,T波变平或倒置,重症时心律不齐或缓慢,常能听到收缩期杂音。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减弱而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进一步影响了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灌注,最后出现心力衰竭。
⑶肺:主要表现为呼吸紊乱,在羊水吸入的基础上容易继发肺炎。经过积极复苏者尚需注意气胸。有肺水肿和肺血管痉挛可伴发通气弥散障碍,肺动脉压力增高可促使动脉导管重新开放恢复胎儿循环,加重缺氧可致肺组织受损,出现肺出血。
⑷肝:窒息缺氧可降低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力,使黄疸加深,时间延长。也可因肝脏受损和Ⅱ、Ⅴ、Ⅶ,Ⅸ及X等凝血因子的减少而易发DIC。
⑸其他:重度窒息儿肾功能低下易引起低钠血症。胃肠道受血液重新分布的影响易产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由于无氧代谢糖原消耗剧增,容易出现低血糖。钙调节功能减弱,易发生低血钙。
三、医技检查
1.血生学检查:显示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窒息引起肾功能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第一次排尿中即可见蛋白、红细胞和颗粒管型,血尿素氮增加。
2.特殊检查: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增高。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溶菌酶含量增加,尿氨基酸排出增多。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及其同功酶测定在窒息后升高,有助于心、脑受损的判断。
3.胸部X线检查:可见部分或全部肺不张、肺气肿或肺炎,胸腔可有积液,有些病变24小时即可消失,有时持续1周。
4.脑电图检查:所见的低电压,等电位和爆发抑制波形等改变对诊断和分度有帮助。生后一周内B超检查见到脑室变窄或消失,普遍回声增强,提示有脑水肿。一周后则常见到脑水肿的后遗改变,如脑萎缩和孔洞脑等。侧脑室外角后方的高回声区提示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可能,散在的高回声区常系脑实质缺血所致;局限性高回声区提示该区域的脑血管分布缺血。CT检查则帮助更大,可见散在、局灶低密度影分布2个脑叶为轻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灰、白质对比模糊为中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丧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侧脑室狭窄受压为重度。中、重度常伴蛛网膜下腔、脑室内或脑实质出血。
5.超声心动图检查:见到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者是窒息后心衰的重要依据。多普勒测定心输出量则可观察心功能损害程度及其恢复情况。
四、诊断依据
新生儿出生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呼吸微弱。
1.青紫窒息:轻度缺氧。皮肤紫绀,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或表浅,心跳慢、有力,肌张力好,咽喉反射存在。
2.苍白窒息:重度缺氧。皮肤苍白,心跳微弱,或快或慢或不规则,肌肉松弛,咽喉反射消失,四肢瘫软。
3.新生儿Apgar评分法见下表1(于出生后l分钟,5分钟时测定)。
表1 新生儿Apgar评分法
体征0分1分2分心率(次/min)无<100>100呼吸无慢、微弱或不规则佳、啼哭响亮肌张力松弛四肢屈曲四肢活动对刺激反应无稍有反应哭、喷嚏肤色紫绀或苍白躯干红、四肢紫全身红
注:总分<3分者预后严重;4~7分者预后尚好;>8分者预后良好。
五、治疗原则
窒息复苏是产、儿、麻醉三科医生、助产士、护士必须掌握的技术,要求培训合格再上岗。遇到高危孕妇有胎儿窘迫、估计娩出时有窒息可能者,应通知儿科医师到场参加抢救。复苏的ABCDE方案是指通畅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复循环、辅助用药、评价和监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