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误诊的疾病 1.地中海贫血:为遗传性血红蛋白病,婴儿期开始慢性进行性贫血,脾肿大明显,可有特殊外貌,少数有黄疸,血象可见靶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血红蛋白检查可确诊本病。
2.慢性感染性贫血:有感染炎症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有时可仅为小细胞性,骨髓检查铁染色可见铁粒幼细胞减少,细胞外铁增加。SI、TIBC、TS降低,SF、FEP升高。
3.铅中毒贫血:有铅接触史,24小时尿铅含量>0.08mg/L,血清中铅含量增加。红细胞和尿中原卟啉明显增加,FEP/Hb显著增高。总铁结合力减少。
4.转铁蛋白缺乏症:自幼贫血,1岁左右贫血严重,肝脾轻度肿大,铁剂治疗无效。骨髓细胞内铁和细胞外铁均减少,SI、TIBC、TS、SF均减低。
治疗原则
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
1.一般治疗:对重症患者应加强护理,避免感染,注意休息,保护心脏功能。去因治疗,合理喂养。
3.铁剂治疗:①口服法:国内常用二价铁盐,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同时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目前多用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不产生游离铁原子,对胃肠黏膜无刺激和腐蚀作用,铁剂口服总疗程到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2个月左右或测SF、FEP正常后。②注射铁剂:因较易出现不良反应,故较少应用,常在不能口服的情况下使用。铁剂治疗有效者于3~4天网织红细胞即见升高,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上升程度与贫血严重程度成反比。
4.输血治疗:一般病例无需输血,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输给浓缩红细胞,以尽快改善贫血状态。
预后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①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且吸收率高的辅食;②婴幼儿食品可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③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结扎脐带时间延长,易自2个月左右即给予铁剂预防。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