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恶性肿瘤(癌)(carcinoma of ovary)简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3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它所患的肿瘤可能是良性或恶性。因卵巢癌临床早期无症状,鉴别其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卵巢癌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卵巢癌无论在诊断和治疗上确是一大难题。到目前为止,就国内外临床资料统计,其5年生存率仅25%~30%。
卵巢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癌的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此外还受地区差别、种族区分和饮食习惯等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卵巢癌在世界各国的发生率悬殊的原因,最高发病率的挪威(15.3/10)比最低发病率的日本(3.2/10)高近5倍。
卵巢癌发病年龄距是妇科肿瘤中最宽的,可以发生在妇女一生中任何时期。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亦十分不同。卵巢癌还有初潮年龄偏早现象,14岁前较18岁后发病危险性高4倍,而绝经年龄对卵巢癌发病并无影响,未婚与未育者较对照组发病率高,分娩次数越少,发生卵巢癌的可能性增加。还有些可能导致卵巢癌的因素如X线照射、病毒感染(腮腺炎、感冒等)、化学致癌因素及动物脂肪摄入过多等。
卵巢癌病理组织学分类:
1.生发上皮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3,大多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为覆盖在卵巢表面的上皮,它有多功能分化的潜能,故可形成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和宫内膜样肿瘤。
2.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大多为功能性,向卵巢型细胞分化的有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向睾丸型细胞分化的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该类肿瘤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可单独组成相应的肿瘤,卵巢型或睾丸型的两种细胞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更有4种细胞类型同时在肿瘤内见到的。
3.类固醇细胞肿瘤(脂质细胞瘤):由类似于黄体细胞、间质细胞、肾上腺上皮质细胞的大圆形或大多边形细胞组成的肿瘤。以往称脂质细胞瘤或类脂细胞肿瘤。由于部分(约40%)肿瘤细胞内不含丰富的脂质,故又称类固醇细胞肿瘤。
4.生殖细胞肿瘤:较为常见。在北美和欧洲仅次于生发上皮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0%,恶性者占卵巢癌的3%。在亚洲和非洲,较生发上皮肿瘤多见,恶性者高达15%。生殖细胞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年轻人较多见,儿童和青春期妇女,60%的卵巢肿瘤为生殖细胞来源,其中1/3为恶性。
5.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该类肿瘤有两种基本成分,即由生殖细胞和性索组成。
6.细胞类型不明的肿瘤:主要有卵巢小细胞癌、肝样癌和可能Wolff来源的肿瘤。
7.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纤维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来源的肿瘤,其次是平滑肌瘤、血管瘤,较少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淋巴管瘤、软骨瘤、骨瘤。近来又有发生在卵巢门部的腺瘤样瘤的报道。
8.转移性肿瘤: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有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最常见的是来自胃肠道、乳腺和生殖道的转移癌。
临床表现
卵巢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扩散,但早期患者常无症状,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偶被发现,或待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超出盆腔以外腹部可触及时,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患者发现,待到就医时,往往已属晚期。卵巢癌的症状和体征可因肿瘤的性质、大小、发生时期、有无继发性或并发症而不同。
1.症状
⑴下腹不适或盆腔下坠:可伴胃纳差、恶心、胃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
⑵腹部膨胀感:卵巢癌即使临床早期也可以出现腹水,或肿瘤生长超出盆腔在腹部可以摸到肿块。
⑶压迫症:肿块伴腹水者,除有腹胀外还可引起压迫症状,如横膈抬高可引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悸;由于腹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引起腹壁及下肢水肿;肿瘤压迫膀胱、直肠,可有排尿困难、肛门坠胀及大便改变等。
⑷疼痛:卵巢恶性肿瘤极少引起疼痛,如发生肿瘤破裂、出血和(或)感染,或由于浸润,压迫邻近脏器,可引起腹痛、腰痛等。
⑸由于肿瘤的迅速生长,患者营养不良及体力的消耗,患者会呈贫血、消瘦及形成恶液质的体征,此常是卵巢恶性肿瘤的晚期症状。
⑹月经紊乱及内分泌症状:肿瘤间质成分产生激素或肿瘤破坏双侧卵巢,可导致月经紊乱或阴道流血;功能性卵巢恶性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可产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