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 念珠菌性阴道炎

  阴道炎是妇科很常见的疾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多种阴道黏膜炎性疾病的总称,包括细菌、霉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阴道炎,以及非感染原因引起的阴道炎。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正常阴道pH值≤4.5,多在3.8~4.4之间,月经后阴道pH接近中性),阴道分泌物等造成的酸性环境可抑制致病菌的活动、繁殖和上行,故对病原体的侵入具有自然防御功能,炎症一般不易出现。当各种原因导致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阴道分泌物酸碱度发生改变,或有特殊病原体侵入时,即可引起炎症反应。大多数阴道炎并非单纯存在,而是伴随有外阴炎。不同病因引起的阴道炎,临床表现、治疗是不大相同的。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引起的妇科常见病,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属霉菌,由霉菌引起的阴道炎中,念珠菌性阴道炎占了绝大多数,所以过去也习惯称念珠菌性阴道炎为霉菌性阴道炎。在念珠菌性阴道炎中,大部分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呈卵圆形,有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假菌丝与孢子相连成链状或分枝状。

  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健康人的皮肤、口腔和胃肠道黏膜、阴道等部位均有存在。最适于念珠菌繁殖的pH值为5.5~6.5。阴道的正常菌群中,乳酸杆菌可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当某些身体原因引起阴道中的PH值下降,酸度增加时,比如妊娠、糖尿病、缺乏维生素B等原因造成阴道内糖原增高、乳酸增多;长期使用雌激素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致阴道局部阴道酸碱度改变;或肥胖、卫生习惯不好等原因时,念珠菌可大量繁殖,侵犯阴道浅表上皮细胞,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任何年龄的妇女都可感染,但多见于16~35岁。新生儿很少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

  念珠菌性阴道炎多由接触传染。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患者的口腔和肠道而自身传染;绝大多数的女性患者还是通过间接传播,也就是公共浴池、泳池、浴盆、毛巾、衣物、如厕等途径感染。

  临床表现

  1.症状:白带增多,呈白色或黄白色稠厚豆渣样;外阴、阴道奇痒、灼痛,严重时痒得无法忍受,坐卧不宁;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和性交痛。也有一些妇女有阴道念珠菌感染但无症状。

  2.体征:外阴可见到抓痕、外阴和阴道黏膜可见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表面有白色膜状物黏附,易剥离,其下为受损粘膜的糜烂面或浅表溃疡。

  3.并发症:常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并存。

  医技检查

  1.阴道分泌物湿涂片直接镜检:加温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1小滴于玻片上,取少许阴道分泌物混于其中,在光镜下可见成群的卵圆形孢子体和假菌丝。如找到较多的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

  2.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取分泌物做涂片,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其阳性率均比直接镜检法高。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染成蓝色:刚果红和PAS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则染成红色。

  3.培养法:若有症状而多次悬滴法检查均为阴性,可用培养法。

  4.其他方法:用免疫双扩法或胶乳凝法可检出白色念珠菌抗体。

  诊断依据

  1.白带增多,白色稠厚豆渣样;外阴奇痒、灼痛,甚至坐卧不宁,无法忍受。

  2.阴道黏膜红肿,严重的形成浅溃疡。

  3.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找到念珠菌。

  容易误诊的疾病

  通过检见到典型的孢子和菌丝即可确诊,但由于多同时伴发其他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症状可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阴道炎。

  治疗原则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并不困难,也有效,但若不彻底的话会很容易反复。治疗必须针对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疗法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原则上要在祛除诱因的基础上局部和全身用药同时进行。由于男性的生理特点,绝大多数男性即使感染了念珠菌也没有症状,但可以通过性交使女方反复感染。因此治疗期间最好暂停性生活或采取有防护措施的性行为,以防止交叉感染,必要时双方同时进行诊治。患病期间应尽量避免游泳、出差、公共浴池洗澡等。

  1.去除诱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应治疗相关诱因,如糖尿病。注意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等。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糖尿病患者尤其应特别注意皮肤及外阴清洁。要常更换内裤,毛巾和内裤等应煮沸消毒,阳光暴晒,以防再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风病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阿托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造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膜受体激素信号传导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牙齿发育异常临表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牙齿发育异常病因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肥大性龈炎的临床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