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无困难。一般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至少以下列三项特征中的两项为依据:①在咽部或皮肤病变部位检出可致肾炎的M 蛋白型β溶血性链球菌A组;②对链球菌胞外酶的免疫反应-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链球菌激酶(ASK)、抗脱氧核糖核酸酶B(ADNAaseB)、抗辅酶I 酶(ANADase)、抗玻璃酸酶(AH),有一项或多项呈阳性,咽部感染后ASO增高,皮肤感染后AH、ADNAase和ANADase反应阳性;③C 3血清浓度短暂下降,肾炎症状出现后8周内恢复正常。症状不明显者必须详细检查,特别应反复检查尿常规方能确诊。 3.并发症
⑴心力衰竭。
⑵高血压脑病。
⑶急性肾功能衰竭。
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尿液比重增高,多在1.022~1.032。水肿时尿量少达400~700ml,少数人少于300ml以下,在恢复期尿量可达2000ml。尿沉渣含有许多红细胞,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抗“O”滴定度>300U Todd。肾功能测定表现不一,大多数病人有程度不等的肾功能不全,以肾功能滤过率的改变最为明显,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菊糖清除率均降低。这些现象易与妊高征,先兆子痫相混淆,但妊高征而无并发症者血尿及管型则少见。
2.其他辅助检查:眼底检查:大多数病人眼底正常,少数可出现小动脉痉挛及轻度视盘水肿,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若有出血、渗出等表现,则很可能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
诊断依据
1.有血尿、水肿、长期蛋白尿及高血压等病史。
2.病情多因妊娠而加剧,孕24周前即出现明显持续性蛋白尿,伴尿比重下降、血红蛋白降低及(或)肾功损害等。
3.眼底检查可见眼底血管有类似原发性高血压的体征,后极部明显水肿和大量棉绒状渗出物。
4.如在妊娠后期发现,以往又无明显肾炎病史,则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易区别,应在产后加强观察,密切注意血压及肾功能的变化,而加以鉴别。
容易误诊的疾病
1.其他肾小球肾炎所表现的急性肾炎综合征。
2.少数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原则
妊娠期急性肾炎的治疗与非妊娠期相同。急性肾炎轻症者大多可以自愈,不必过多用药,但应采取下列措施:
1.休息:妊娠期急性肾炎孕妇应完全卧床休息。应避免受寒受湿,以免寒冷引起肾小动脉痉挛,加重肾脏负担。
2.饮食控制:宜低盐、低蛋白饮食。每天入量限制在1000ml以内。成人蛋白质每天宜在30~40g,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3.控制感染: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天80万U,10~14天。
4.对症处理:水肿及少尿者给以利尿剂;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者给以肼屈嗪等降血压药物;急性心力衰竭时,主要治疗是减少循环血量,静脉注射速尿;如肺水肿明显者可注射镇静剂及吗啡;有肾功能衰竭时按肾功能衰竭处理。
5.产科处理:急性肾炎轻症者可以继续妊娠;如果肾脏病变继续发展,病程持续2周以上则应终止妊娠。
6.好转标准
⑴妊娠终止或分娩结束。
⑵症状及体征减轻。
⑶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好转。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