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脏病的依据。 2.关节痛:指1个以上关节疼痛,但无炎症性表现,无触痛,无活动受限制。如已有多发性关节炎的主要特征时,关节痛则不宜再作为诊断条件。
3.发热:未经治疗的早期风湿病患者几乎总有发热,体温至少在39℃。
4.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增速,C-反应蛋白阳性,白细胞增多。在多发性关节炎或急性心脏炎中,这些试验几乎总是异常的。如单纯舞蹈病者,上述试验常正常。贫血时血沉加速,心力衰竭时血沉减慢,C-反应蛋白不受贫血影响,是炎症的敏感指标。
5.心电图:以P-R间期延长为主的心电图改变虽属常见,但也发生于其他的炎症过程,因此其存在并不构成心脏炎的充分依据。
具有两个主要表现或1个主要表现和两个次要表现,同时伴有近期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则风湿病的诊断可疑。诊断本病时须全面考虑病情并作好鉴别诊断,不应硬套上述修订的Jones风湿病诊断标准。
(四)对已有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根据修正Jones标准不能肯定有风湿活动时,下列条件可作为诊断风湿活动的参考。
1.原有的心脏杂音性质发生肯定的变化或出现新的病理性杂音。
2.近期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或进行性心功能减退。
3.难治性心力衰竭,尤其在儿童、青少年及青年妇女。
4.新近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心律失常。
5.发热、多汗、乏力。
6.心力衰竭,平时血沉正常,心力衰竭控制后血沉反而加快。
7.近期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并有心脏症状出现或加重。
8.抗风湿治疗后病情好转。
容易误诊的疾病
1.其它病因的关节炎
⑴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多发性对称指掌等小关节炎和脊柱炎。特征是伴有“晨僵”和手指纺锤形肿胀,后期出现关节畸形。临床上心脏损害较少,但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心包病变和瓣膜损害。X线显示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邻近骨组织有骨质疏松。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增高。
⑵脓毒血症引起的迁徒性关节炎:常有原发感的征候,血液及骨髓培养呈阳性,且关节内渗出液有化脓趋势,并可找到病原菌。
⑶结核性关节炎:多为单个关节受累,好发于经常活动受磨擦或负重的关节,如髋、胸椎、腰椎或膝关节,关节疼痛但无红肿,心脏无病变,常有其它部位的结核病灶。X线显示骨质破坏,可出现结节性红斑。抗风湿治疗无效。
⑷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Poncet病):体内非关节部位有确切的结核感染灶,经常有反复的关节炎表现,但一般情况良好,X线显示无骨质破坏。水杨酸类药物治疗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消退。
⑸淋巴瘤和肉芽肿:据报道白血病可有10%病例出现发热和急性多关节炎症状,且关节炎表现可先于周围血象的变化,因而导致误诊。其它淋巴瘤和良性肉芽肿也有类似的报告。
⑹莱姆关节炎(Lyme病):此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流行病。通常在蜱叮咬后3~21天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慢性游走性皮肤红斑,反复发作性不对称医学教 育网 原创性关节炎,发生于大关节,可有心脏损害,多影响传导系统,心电图示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亦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舞蹈症。脑膜脑炎、脊髓炎、面神经瘫痪等。实验室检查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血沉增快。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可资鉴别。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原有心瓣膜病变者。有进行性贫血,脾脏肿大,瘀点、瘀斑,杵状指,可有脑、肾或肺等不同的瓣膜上发现赘生物。
3.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或发病时常有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主要受累部位在心肌,偶可累及心包,极少侵犯心内膜。发热时间较短,可有关节痛但无关节炎,心尖区第一心音减低及二级收缩期杂音,心律失常多见;无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减少或正常、血沉、ASO、C反应蛋白均正常。补体结合试验及中和抗体阳性。心肌活检可分离出病毒。
4.链球菌感染后状态(链球菌感染综合症):在急性链球菌感染的同时或感染后2~3周出现低热、乏力、关节酸痛、血沉增快、ASO阳性,心电图可有一过性过早搏动或轻度ST-T改变,但无心脏扩大或明显杂音。经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症状迅速消失,不再复发。
5.系统性红斑狼斑:本病有关节痛、发热、心脏炎、肾脏病变等,类似风湿病;但对称性面部蝶形红斑,白细胞计数减少,ASO阴性,血液或骨髓涂片可找到狼疮细胞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