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位围产儿死亡率较头位高1.5~25倍,校正死亡率为0.62%~9.2%,而头位产则一般不超过1%,所以放宽臀位剖宫产指征已被人们所公认,但臀先露的阴道分娩,正如Hall氏所述,臀先露的阴道分娩是对产科医师技巧的考验,臀助产尤其是单臀仍为当前主要的分娩方式。臀位牵引在紧急情况下对抢救宫内缺氧濒临死亡的新生儿亦取到积极作用(如宫口已开全,胎儿宫内重度窒息,脐带脱垂等),但应掌握臀位助产术与臀牵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臀位助产术
【指征】单臀、混合臀,估计胎儿在2500~3000克以内,正常产程,骨盆测量有足够径线和无明显并发症可以从阴道试娩,而正确使用曹氏助产法助产乃是降低阴道分娩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
【臀助产要领】
1、第一产程注意事项:产妇应侧卧,不宜站立走动,少做肛查,不灌肠,尽量避免胎膜早破,一旦破膜,立即听胎心,若胎心变慢或变快,应行肛查,必要时行阴道检查,了解有无脐带脱垂。若有脐带脱垂,胎心尚好,宫口未开全,需立即行剖宫产术,若无脐带脱垂,应严密观察胎心及产程进展。
2、立足于“堵”或“扶着法”:足位或完全臀位立足于堵,单臀助产采用“扶着法”,忌用“堵法”,因为“堵法”可使外加压力和子宫收缩力,上下挤压胎体以及脊柱受损,呼吸抑制而使胎儿宫内窒息以致死亡。
3、上肢助产:有滑脱法及旋转胎体法两种:
(1)滑脱法:术者右手握住胎儿双足,向前上方提,使左肩显露于会阴,再用左手示,中指伸入阴道,由胎儿后肩沿上臂至肘关节处,协助后臂及肘关节沿前胸滑出阴道,然后将胎体放低,前肩自然由耻骨弓下娩出。
(2)旋转胎体法:呈‘∞’字型旋转胎体。
4、胎头助产:后出胎头注意俯屈分娩机转,不能猛力牵拉。
【注意事项】
1、单臀先露助产时不能过早钩出胎足:胎儿两下肢及双足未从阴道口娩出前,不可急于钩出两下肢,以免造成股骨干骨折,待胎臀显露后,按胎背向上的姿势,用手把持胎体两侧,拇指在腿部,其他四指扶在骶部,继续向外牵拉胎体,直至胎足沿会阴前缘自然滑出时,方可放开胎儿两下肢,这样才可避免两下肢损伤,如保持小腿伸直,随胎体娩出,两手可向腰部及小腿部转移,上肢交叉在前胸,娩肩一般无困难。
2、臀位助产中不能牵引过快:牵引速度过快是造成胎儿两臂或单臂上举的主要原因。其次,自脐娩出后,旋转过快,亦能造成胎臂上举,形成胎头与上肢复合,甚至胎儿前臂弯向枕骨后方,如不及时解脱上举的上肢,则胎头难以娩出,致使胎儿窒息、残废、产道损伤甚医学教 育网 收集 整理至子宫破裂,如解脱的方法不当,可发生肱骨骨折。我院714例初产臀位分娩中,臀位助产384例,其中1例脐轮娩出后旋转过快,致使胎背上举。
3、后娩胎头不能猛力牵拉:产道充分扩张,正确完成后娩胎头动作是臀位经阴道分娩的重要措施,而后娩胎头,必须立足于“堵”,“堵法”使用得当,“堵”得适可而止,否则“堵”的时间过长,可引起子宫破裂的危险或胎盘早剥或胎儿损伤,“堵”得不够,软产道未充分扩张,致使后出胎头困难,造成胎儿严重窒息或颅内出血。无论是扶着或堵法,接生者感到阵缩时,手掌有较大的冲击力,此时宫口必然开全,宫缩时胎儿臀已达势不可挡,出头必然顺利。其二,双肩娩出后,注意胎头要转正,若术者慌乱,矢状缝位于斜径或横径上,则可使胎头娩出困难。为使后娩胎头顺利,常用的方法有:
(1)普氏法:当胎体自然娩出至脐部,术者用手拿住胎体及下肢,使胎肢贴向胎体,先上举胎体向母体腹壁,再拔胎体向肘部娩出,然后在横径上娩出臂及肩(胎背缓慢转向前)。
(2)毛氏法(Mar Geau氏法):左手插入婴儿上中或左手食指及中指放于两侧鸽骨上,右手放于胎头上,助手经腹施加压力于胎头上,使胎头顺娩。
(3)韦氏法(Wigand手法):左手同毛氏法,右手从腹壁压胎头。
臀牵引术
臀牵引术是指臀位胎儿全部由助产者牵引娩出,此术由于软产道未充分扩张造成胎儿产伤及死亡率极高,目前几乎已不采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