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

力及各种代谢产物(脂肪酸、溶血卵磷脂、胆酸等)的作用,造成红细胞大小、形态和血红蛋白含量等变化。

  在识别尿红细胞形态时,还应该注意:

  ① 尿渗量、尿酸碱度对尿液红细胞的影响。酸性尿液中,红细胞体积变小;碱性尿液中,红细胞肿胀,容易溶解破裂,边缘不规则;低渗尿液中,红细胞体积变大,肿胀,易破裂,由于血红蛋白溢出,红细胞成为大小不等的空影;高渗尿液中,由于尿液浓缩,红细胞呈皱缩,体积变小,似星形或桑椹状。

  ② 与真菌孢子形态鉴别,必要时可做破碎试验鉴别:取尿液沉渣,加 1% 皂素溶液 1 滴,混匀,数分钟后镜检,如为红细胞,则红细胞完全破碎消失,如为医学教 育网 收集 整理真菌孢子,则仍呈完整形态。 ③ 密切与临床结合:作出合理诊断。

  (四)临床意义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即为疾病征象,同时鉴别红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血尿是非肾小球性还是肾小球性疾病。

  1 、非肾小球性血尿:见于:

  ① 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经血污染尿液,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

  ② 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

  ③ 其它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 DIC 、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非肾性血尿的特点为尿红细胞增多,而蛋白质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

  2 、肾小球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源性血尿时,多伴尿蛋白增多明显,而红细胞增多不明显,还常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如何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方式和特点
    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辨证论治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早期症状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检查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辅导精华 治疗隐匿
    急性肾小球肾炎之诊断标准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临床表现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辅导精华 治疗隐匿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