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尿酸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随机尿pH 4.6~8.0,多数标本为5.5~6.5,平均为6.0,正常尿可滴定酸度为10~15mmol/L或20~40 mmol/24h。

  [临床意义]

  1.尿pH降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糖尿病等排酸增加;呼吸性酸中毒,因二氧化碳潴留等,尿多呈酸性。

  2.尿pH升高:频繁呕吐丢失胃酸、服用重碳酸盐、尿路感染、换气过度及丢失二氧化碳过多的呼吸性碱中毒,尿液常呈碱性。

  尿液pH一般与细胞外液pH变化平行,但应注意如下情况:

  ① 低钾血症性碱中毒时,由于肾小管分泌H+增加,尿酸性增强;反之,高钾性酸中毒时,排K+增加,肾小管分泌H+减少,可呈碱性尿;

  ② 变形杆菌性尿路感染时,由于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故尿液常呈碱性;

  ③ 肾小管性酸中毒时,因肾小管形成H+、排出H+及H+-Na+交换能力下降,尽医学教 育网 收集 整理管体内为明显酸中毒,但尿pH呈相对偏于碱性(pH不小于6.0)。酸负荷试验即给病人酸负荷后,精确测定尿pH值,有助于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及分型。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牙髓温度测试
    牙髓病的牙髓温度测试法  口腔助理
    逆行性牙髓炎以温度测验为诊断要点
    常用的牙松动度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口腔
    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及医学意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