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胆红素 BIL 尿胆原 UBG 检测的临床意义

  1.参考值

  胆红素定性:阴性

  尿胆原定性: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

  定量:

  男:0.30~3.55 μmol/L(微摩尔/升)

  女:0.00~2.64 μmol/L(微摩尔/升)

  儿童:0.13~2.30 μmol/L(微摩尔/升)

  2.临床意义:利用尿胆红素、尿胆原和血胆红素等检查可协助鉴别黄疸病因:

  (1)溶血性黄疸:当体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时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使血中含量增高,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不能通过肾,故尿胆红素试验阴性。未结合红素增加,导致肝细胞代偿性产生更多的结合胆红素。当将其排入肠道后转变为粪胆原的量亦增多,因而肠道吸收粪胆原及由尿中排出尿胆原的量均亦相应增加,尿胆原试验呈明显阳性。溶血性黄疸可见于各种溶血性疾病、大面积烧伤等。

  (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损伤时其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除功能均可能受损。由于肝细胞摄取血浆中未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使其在血中的浓度升高,所产生的结合胆红素又可能由于肝细胞肿胀、毛细胆管受压,而在肿胀与坏死的肝细胞间弥散经血窦进入血循环,导致血医学教 育网 收集 整理中结合胆红素亦升高,因其可溶于水并经肾排出,使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此外经肠道吸收的粪胆原也因肝细胞受损不能将其转变为胆红素,而以尿胆原形成由尿中排出,故肝细胞黄疸时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均呈明显阳性。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尿胆红素阳性可早于临床黄疸。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细胞黄疸,如药物、毒物引起的中毒性肝炎也可出现类似的结果。

  (3)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使肝胆管内压增高,导致毛细胆管破裂,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由尿中排出,故尿胆素检查阳性。由于胆汁排入肠道受阻,故尿胆原亦减少。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如胆石症、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三种类型黄疸鉴别见下表。

  正常人及不同类型黄疸的实验室鉴别

黄疸类型血清胆红素(μmol/L尿粪便总胆红素总胆
红素未结合 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颜色尿胆原尿胆素尿胆红素颜色粪胆原
粪胆素正常人<17.1<17.1<3.4浅黄1:20阴性阴性阴性黄褐正常溶血性黄疸增高增高轻度增高加深强阳性阳性阴性加深增多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的病因
    口腔医师 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口腔医师 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未结合胆红素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胆红素在肠道中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血清胆红素与黄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主要特点
    正常胆红素的代谢
    维生素B1的理化性质
    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1的机体营养状况评价
    维生素B1的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维生素B2的理化性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