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便血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称为便血。常表现为粪便带血或全为血液。少量出血,而粪便颜色无改变,必须通过潜血试验才能确定者,称为潜血。

  一、常见原因:

  1.上消化道疾病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出血量大、速度快时可以有血便。

  2.下消化道疾病。

  (1)小肠疾病:常见于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钩虫病、Crohn病、小肠肿瘤及血管瘤、空肠憩室炎、溃疡、肠套叠等。

  (2)结肠疾病: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肿瘤、息肉、缺血性结肠炎等。

  (3)直肠肛管疾病:损伤、直肠炎、息肉、肿瘤、痔、肛裂等。

  (4)其他疾病:败血症、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维生素C或K缺乏、肝脏疾病、出血热等。

  二、临床特点和临床意义

  1.颜色与性状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的长短而异。粪便的颜色、性状、气味以及血与粪便是否混合等对寻找病因有益。

  (1)下消化道出血,如出血量多则呈鲜红,若停留时间较长,则可为暗红色。粪便可全为血液或与粪便混合。

  (2)肛门或肛管疾病出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痔、肛裂或直肠肿瘤引起的出血。

  (3)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加之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化亚铁刺激肠黏膜分泌较多的黏液,使粪便黑而发亮,类似柏油状,故又称柏油样便。

  (4)食用动物血、猪肝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应加以注意。服用铋剂、铁剂、炭粉及中药等药物也可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且潜血试验阴性,可资鉴别。

  (5)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的脓血便。

  (6)急性细菌性痢疾多为黏液脓性鲜血便,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可出现洗肉水样血便,并有腥臭味。

  2.潜血便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无粪便颜色改变者称为潜血便,需用潜血试验才能确定。潜血试验有一定的假阳性,故应结合临床其他表现才能确定其意义。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公卫助理医师辅导 心瓣膜衰坏的原因
    阻断止血的方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中医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认识
    肝硬化出血的原因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计划设计的原则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开展社区健康教
    泌尿系梗阻的原因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 咯血的临床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 咯血的伴随
    口腔执业医师 牙髓病的原因
    肺结核咯血急诊治疗的原则
    口腔医师 牙齿松动的原因及固定原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