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足月儿及早产儿解剖及生理特点

  (一)呼吸系统:胎儿娩出后由于血内二氧化碳增加,刺激呼吸中枢,同时在声、光、寒冷、触觉、痛觉等刺激下,开始第1次吸气,接着啼哭,肺泡张开。胎儿肺泡内含有液体,出生时经产道挤压肺液少部分由口、鼻排出,大部分由肺间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症状。新生儿肋间肌较薄弱,呈腹式呼吸,且较浅表,节律不整,频率40次/分左右。足月儿生后第l小时内呼吸率可达60~800次/分。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常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肺表面活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产生,28周时出现于羊水,但量少,35周时迅速增加,其作用为减少肺泡表面张力,使肺泡不易萎陷。早产儿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由于肺发育不成熟,易感高压力、高容量、高浓度氧损伤而致慢性肺疾病。

  (二)循环系统: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了重要的动力学变化:①脐血管的结扎,胎盘一脐血循环终止;②肺的膨胀与通气使肺循环阻力降低,肺血流增加;③由于肺血管阻力降低后,右心压力降低而左心压力增高,卵圆孔在功能上关闭,2~3月后解剖上关闭。同时由于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流逐渐减少,最后停止,形成功能上关闭。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范围为90~160次/分之间,早产儿安静时心率较快,平均为120~14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9.3/6.7kPa(70/50mmHg),早产儿较低。

  (三)消化系统: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容量小。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好,故新生儿易溢奶和呕吐,早产儿更多见。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壁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但牛奶、大豆蛋白也易透过肠壁吸收而产生过敏。早产儿消化酶的发育接近足月儿,但脂肪消化能力略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呈墨绿色,由肠黏膜脱落上皮细胞、羊水及消化液等组成,3~4天转为正常大便,如无胎便排出要注意检查有否肛门闭锁。早产儿胎便排出常延迟。早产儿肝内糖原贮存少、肝合成蛋白质亦不足,常易发生低血糖或低蛋白血症。

  (四)泌尿系统:出生后一般在24小时内排尿,l周内每日排尿可达20次,但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含钠液输入稍多易致水肿。早产儿易产生低钠血症。肾脏处理酸负荷能力不足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较低常会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五)血液系统: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140~200g/L),生后数小时血红蛋白上升,约于第1周末恢复至出生时水平,以后逐渐下降,早产儿下降幅度更大。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占70%~80%,以后逐渐为成人型血红蛋白所取代。网织红细胞计数生后3天内为0.04-0.06,4~7天后下降至0.005~0.015。白细胞计数第1天为(15~20)×109/L。分类计数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血小板计数均在(150~250)×109/L.足月儿血容量平均为85ml/kg(50~100ml/kg),新生儿血容量与脐带结扎的早晚有关,如推迟结扎5分钟,血容量可由75ml/kg增至l26ml/kg。

  (六)神经系统:新生儿脑相对较大,约重300~400g。脊髓相对较长,末端在第3、4腰椎水平上,故腰椎穿刺应在第4、5腰椎间隙进针。足月儿出生时有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生后3~4个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在新生儿期,一些病理性反射如佛斯特征,Babinski征,Kemig征呈阳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不稳定。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着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毛细血管丰富,缺乏结缔组织支持,因而易发生颅内出血。

  (七)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早产儿尤甚。寒冷时无寒战反应,而由棕色脂肪化学产热。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如保温不当易致低体温,且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

  中性温度又称适中温度,是指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使机体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中性温度与体重和日龄有密切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系;适宜的环境湿度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与生理特
    足月儿及早产儿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