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概述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又称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由寒冷引起的,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以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为特征,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水肿。本病主要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皮下脂肪组织饱和脂肪酸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量比不饱和脂肪酸多,在寒冷环境或体温不当时,或有严重感染时,发生了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皮肤硬肿,严重时多器官功能损害,可出现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

  (一)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

  1.一般表现: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或不哭,活动少,心率减慢。

  2.低体温:体温小于35℃,轻度为30~35℃,重度小于30℃。

  3.皮肤硬肿。

  4.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可表现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可有肺及消化道出血。

  (二)治疗原则

  1.复温: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患儿,可置于已预热至适中温度暖箱中,一般6~12小时左右可恢复正常体温,如体温<30℃,应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0.5~1℃,待肛温达35℃时,维持暖箱温度于适中温度。无条件的基层单位可用热水袋、火炕、电热毯等方法。

  2.热量及液体供给:静脉给予热量,患儿应达到每日210kJ/kg(每日50kcal/kg);如可进乳,热量渐增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kcal/kg),液体量可按0.24ml/kJ(1ml/kcal)计算。

  3.纠正器官功能紊乱:①有微循环障碍,休克患儿应积极进行纠酸扩容,可用2:1液15~20ml/kg在1小时内滴入,继用1/3或1/4张液70~90ml/kg,缓慢滴人,心率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者可早期应用多巴胺5~10μg/(kg.min)静脉输注;②有肺出血时,应及早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通气治疗;③及时预防治疗肾功能障碍及DIC等。

  4.控制感染。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诊断要点
    新生儿护养主要措施
    2012年临床医师考试辅导 新生儿皮下坏
    新生儿疾病主要内容
    中医儿科学新生儿疾病笔记
    新生儿皮肤粘膜护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的生理状态
    临床医师 儿科 辅导之生儿寒冷损伤综合
    新生儿硬肿症诊断要点
    新生儿期护养
    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要点
    新生儿保健服务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