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外科感染的概述

  (一)感染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外界侵入的病菌或机体内条件致病菌在人体抗感染能力发生缺陷时,便会引起外科感染。

  1.病菌的致病因素

  (1)病菌有粘附因子、荚膜或微荚膜而侵入组织内生存繁殖。

  (2)病菌的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等分解组织,使感染扩散,造成全身性反应。

  (3)侵入人体组织内病菌的数量也是致病条件之一。

  2.人体受感染的原因

  (1)局部因素,如皮肤粘膜的疾病与损害;空腔脏器与某些管道的阻塞而使内容物淤积;局部组织的缺血等因素,使病菌增殖,造成侵入门户而又丧失抗菌与修复的能力。

  (2)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常见于严重损伤或休克、糖尿病、尿毒症、肝功能不良、严重营养不良的人。艾滋病患者、白血病或白细胞过少者以及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癌化疗药和放射化疗的病人。

  3.感染的预防

  (1)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术。

  (2)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积极治疗易引起感染的疾病。

  (3)有效免疫疗法,正确处理伤口。

  (二)病理

  1.非特异性感染

  病理改变: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份渗出。

  转归:

  (1)局限化、吸收或形成脓肿——人体抵抗力占优。

  (2)转为慢性感染——人体抵抗力和病原菌毒力相持。

  (3)扩散——病原菌毒力超过人体抵抗力。

  非特异性感染中,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是

  2.特异性感染

  (1)结核病的局部病变可表现为浸润性结节、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冷脓肿等。

  (2)破伤风与气性坏疽,(结核杆菌)可释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毒素,引起强烈的全身中毒症状。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

  (3)真菌侵入粘膜或深部组织,发生局部炎症,形成肉芽肿含巨细胞和菌丝,也可出现溃疡、脓肿或空洞。

  (三)诊断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典型症状,轻重不同。

  2.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

  白细胞计数增加与核左移。

  病程长者可出现贫血、水肿、营养不良等。

  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3.根据典型的局部症状和体征,位置表浅的外科化脓性感染的诊断一般不困难。

  4.波动征诊断脓肿的主要依据,但应注意与血肿、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区别。

  5.局部压痛是深部化脓性感染,特别是软组织深部化脓性感染的重要体征之一。

  6.必要时可在压痛最剧处作局部诊断性穿刺。

  7.辅助检查:化验、X线、超声波、CT、MRI,疑有全身感染者应作血液细菌培养。

  (四)治疗

  消除感染的病因,清除脓液、坏死组织,增加病人的抗感染与修复能力,是治疗外科感染的原则。

  (1)局部治疗

  1.患部制动与休息:有利于炎症局限化和消肿,减轻疼痛。

  2.外敷药物:消肿、止痛。

  3.热敷、理疗或放射疗法:消肿、止痛、杀菌、消炎。

  4.外科疗法:包括脓肿的切开引流和发炎脏器的切除。

  (2)全身治疗用于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染较重,特别是全身性感染者,目的在于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增强其抵抗力,促使感染好转和消失。包括支持疗法和抗菌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正确处理局部感染灶的前提下正确应用有效抗生素。

  如能作细菌培养与敏感试验,则可更合理选择药物。

  2~3日后疗效不显著时,应更换药物。

  2.支持疗法

  ①保证病人充分休息,缓解疼痛、发热等症状。维持体液平衡。

  ②供给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不能进食者经静脉输液和营养。

  ③贫血、低蛋白血症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予输血、白蛋白等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胃癌的外科治疗原则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原则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传染病传染过程与感染谱
    口腔医师辅导 咬肌间隙感染的特点
    口腔外科 牙源性颌骨囊肿
    腮腺隙感染的病因
    腮腺隙感染的早期症状
    腮腺隙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腮腺隙感染治疗前的护理
    口腔医师辅导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和临床表现
    结核菌感染途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