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心肺复苏后采取的措施

  心肺复苏后采取的措施是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心血管系统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①降温:复苏后的高代谢状态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体温增高可导致脑组织氧供需关系的明显失衡,从而加重脑损伤。所以心搏骤停复苏后,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积极采取降温退热措施。体温以33~34℃为宜。

  ②脱水:应用渗透性利尿药配合降温处理,以减轻脑组织水肿和降低颅内压,有助于大脑功能恢复;通常选用20%甘露醇(1~2g)、25%山梨醇(1~2g)或30%尿素(0.5~1g)快速静脉滴注(2~4次/日)。联合使用呋塞米(即速尿,首次20~40mg,必要时增加至100~200mg静脉注射)、25%白蛋白(20~40ml静滴)或地塞米松(5~10mg,每6~12小时静注)有助于避免或减轻渗透性利尿导致的“反跳现象”。在脱水治疗时,应注意防止过度脱水,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难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③防治抽搐:通过应用冬眠药物控制缺氧性脑损害引起的四肢抽搐以及降温过程的寒战反应。可选用氢麦角碱0.6mg、异丙嗪50mg稀释于5%葡萄糖100ml内静脉滴注;亦可应用地西泮(安定)10mg静脉注射。

  ④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含量及弥散,提高脑组织氧分压,改善脑缺氧,降低颅内压。有条件者应早期应用。

  ⑤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抗凝以疏通微循环,用钙通道阻滞剂解除脑血管痉挛。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气凌心肺证 水毒内闭
    心肺复苏的步骤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外科学 辅导 初期心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外科学 辅导 后期心
    心肺复苏的临床表现
    心肺复苏操作概述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