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 第五章 口腔粘膜

  一、口腔粘膜基本组织结构

  (一)上皮层

  口腔粘膜上皮的种类为复层鳞状上皮。

  1.有角化的上皮由表层到深层依次为:

  (1)角化层:是最浅表的一层,由角化和不全角化的扁平细胞构成。

  正角化(orthoperatininzation):细胞中的细胞器和细胞核消失,胞浆内充满角质蛋白,HE染色下为均质嗜酸性物质。

  不全角化(parakeratinization):细胞仍然有残存的细胞核。

  (2)颗粒层:位于角化层的深面,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①胞浆内含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②染色深③胞核浓缩。

  (3)棘层:位于粒层的深部。细胞体积大,多边形,细胞间桥明显,是上皮中层次最多的细胞,且此层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

  细胞间桥——胞浆伸出许多小的棘刺状突起,与相邻的细胞相接,此突起为细胞间桥。电镜下细胞间桥的突起相接处为桥粒。

  (4)基底层:位于上皮的最深面,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光镜下胞核圆形,染色深。

  生发层——基底细胞和邻近的几层棘细胞有增殖能力,成为生发层。

  2.非角化上皮有表层到深层依次为:表层、中间层、棘层、基底层。

  2.非角质形成细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不参与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分化,不含桥粒和张力细丝。在普通切片下,胞浆不着色,所以也叫透明细胞。

  (1)黑色素细胞:

  位于口腔粘膜上皮的基底层,光镜下胞浆透明,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胞浆内含黑色素克里,且可经细胞突起排出,再进入邻近的角质形成细胞内。无张力细丝和桥粒,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在牙龈、硬腭、颊粘膜、舌可见到。

  (2)朗格汉斯细胞:

  位于口腔粘膜的深部,主要位于棘层,也可见于基底层。电镜下可看到棒状或球拍状的朗哥汉斯颗粒。功能: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粘膜的免疫功能有关。

  (3)梅克尔细胞:

  分布于基底细胞层内。功能:起触觉受体的作用。

  (二)固有层:

  固有层是致密结缔组织,对上皮细胞的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固有层内有纤维、细胞和基质。

  (三)粘膜下层

  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腺体、血管、神经、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被覆粘膜,而在牙龈,硬腭的大部分区域及舌背无粘膜下层。粘膜下层可为固有层提供营养及支持。

  (四)基底膜(basementmembrane)

  基底膜:上皮和固有层之间的一膜状结构。厚约1~4微米,PAS染色阳性(说明含有中性粘多糖),嗜银染色阳性。电镜下由透明板、密板和网板构成。

  在类天疱疮,上皮和结缔组织在透明板处分离形成上皮下疱;癌前病变时,基底膜中的Ⅳ型胶原蛋白发生改变,有利于癌变细胞向结缔组织中浸润。

  二、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一)分类

  口腔粘膜根据所在的部位和功能可分为三类:咀嚼粘膜、被覆黏膜和特殊粘膜。

  咀嚼粘膜包括牙龈和硬腭粘膜。上皮有角化,固有层厚,乳头多而长,与上皮呈指状相嵌,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胶原纤维束粗大并排列紧密。被覆粘膜包括除咀嚼粘膜和舌背粘膜以外的所有粘膜均为被覆粘膜。胶原纤维束不如咀嚼粘膜者粗大,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平坦,结缔组织乳头短粗。有较疏松的的粘膜下层。特殊粘膜及舌背粘膜。

  (二)口腔各部位粘膜的特征

  1.腭粘膜

  硬腭粘膜为咀嚼粘膜。表面角化层较厚,多为正角化。根据有无粘膜下层可将其分为四区:牙龈区,中间区,脂肪区和腺区四部分。软腭粘膜为被覆粘膜,固有层乳头粗、短、少,粘膜下层疏松,含粘液腺。

  2.唇

  (1)唇的皮肤部-有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有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毛囊等。

  (2)唇红-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有狭长的结缔组织乳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所以,血色可透过表面上皮使唇部呈红色。

  (3)唇粘膜——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粘膜下层较厚,可看到唇腺。

  3.舌背粘膜

  舌前2/3为舌体,舌后1/3为舌根。舌背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称舌乳头。根据其形态、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地图舌的组织病理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症状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症状
    口腔X线检查
    口腔医师辅导 基因工程基本原理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膜受体激素信号传导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生物转化作用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牙齿发育异常临表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 牙齿发育异常病因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根管内用药的理想性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肥大性龈炎的临床表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牙周组织病的类型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增生性龈炎的诊断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