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一)急性毒性的概念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因一次或在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而产生的毒效应及死亡。

  “一次”接触在经口、经静脉,止于心房。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血色暗红。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血色鲜红。]途径染毒时,是指将受试物瞬间给予实验动物。而当经皮肤与呼吸道染毒时,则是指在一个规定期间内使实验动物持续接触外源化学物。

  24小时内分多次给予,<3次。

  (二)急性毒性试验目的与常用参数

  1.试验目的

  (1)获得急性毒性参数(LD50最重要),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观察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死亡情况,阐明剂量-反应关系和毒效应的特征,估计对人危害性。

  (3)为亚慢性、慢性及其他毒理学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4)为急性中毒,称之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情急骤,变化迅速,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治疗和中毒机制提供线索。

  2.常用参数

  ①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对受试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主要依据;②绝对致死剂量的存在,](LD100)、最小致死剂量”。](LD01)、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

  (三)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1.实验动物的选择 选择原则:反应与人近似;操作方便;易于饲养;易于获得。

  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啮齿类动物多选择大鼠 .

  急性毒性试验通常要求使用刚成年的动物:大鼠180~240g、小鼠18~25g、家兔2~2.5kg、狗10~15kg.体重变异范围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20%.

  要求每组10只,雌雄各半。检疫适应期一般为5~7天。

  2.染毒途径的选择 一般根据实验目的、受试物的性质和用途以及人类接触该物质的实际途径和方式选择染毒途径。

  灌胃针或导管染毒。灌胃体积应一致,以ml/kg体重或ml/g计。具体为:小鼠0.2~1.Oml/只,大鼠<5ml/只,家兔和狗<5ml/kg体重。

  3.染毒剂量与分组 分组数与染毒剂量往往需要通过预备实验来确定。 正式实验一般设5~7个剂量组,组距:( LD100-LD0)/(组数-1)。

  4.毒效应观察 应注意记录发生中毒症状的时间、表现的特点和程度、发生发展过程、死亡的时间及各组死亡的动物数。

  染毒前后、处死前测量体重。动物及时进行大体剖检,肉眼观察疑有病变并存活24小时者可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5.观察持续时间 一般要求14天总死亡数。

  (四)急性毒性评价

  LD50外,更重要的是全面观察动物的各种反应和变化。LD50只是一个界点剂量。故还需将剂量-反应曲线斜率及毒作用特征等考虑在内,才能作出全面评价。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急性中毒的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急性白血病西医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急性白血病
    急性中毒的西医病因以及发病机制
    急性心力衰竭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医师辅导 急性脊髓炎治疗措施
    亚慢性毒性的概念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慢性毒性概念
    慢性毒性试验目的
    遗传毒性致癌物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