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公卫医师医学统计学辅导 直线相关

  一、相关系数的意义

  相关分析是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相互的直线关系,并判断其密切程度的统计方法。相关系数r没有单位。在-1~+1范围内变动,其绝对值愈接近1,两个变量间的直线相关愈密切,愈接近0,相关愈不密切。相关系数若为正,说明一变量随另一变量增减而增减,方向相同;若为负,表示一变量增加、另一变量减少,即方向相反,但它不能表达直线以外(如各种曲线)的关系。

  为判断两事物数量间有无相关,可先将两组变量中一对对数值在普通方格纸上作散点图,如图9.1~9.8所示。图中点子的分布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正相关——见图9.1,各点分布呈椭圆形,Y随X的增加而增加,X亦随Y的增加而增加,此时1>r>0.椭圆范围内各点的排列愈接近其长轴,相关愈密切,当所有点子都在长轴上时,r=1(见图9.2),称为完全正相关。

  负相关——见图9.3,各点分布亦呈椭圆形,Y随X的增加而减少,X也随Y的增加而减少,此时0>r>-1.各点排列愈接近其长轴,相关愈密切,当所有点子都在长轴上时,r=1(见图9.4),称为完全负相关。

  在生物现象中,完全正相关或完全负相关甚为少见。

  无相关——见图9.5、图9.6和图9.7,X不论增加或减少,Y的大小不受其影响;反之亦然。此时r=0.另外,须注意有时虽然各点密集于一条直线,但该直线与X轴或Y轴平行,即X与Y的消长互不影响,这种情况仍为无相关。

  非线性相关——见图9.8,图中各点的排列不呈直线趋势,却呈某种曲线形状,此时r≈0,类似这种情况称为非线性相关。

  图9.1—9.8不同相关系数的散点示意图

  二、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假设检验

  (一)相关系数计算法

  计算相关系数的基本公式为:

(9.1)

  式(9.1)中r为相关系数,∑(X-X)2为X的离均差平方和,∑(Y-Y)2为Y的离均差平方和,∑(X-X)(Y-Y)为X与Y的离均差乘积之和,简称离均差积之和,此值可正可负。以此式为基础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称积差法,在实际应用时式(9.1)中各离均差平方和(简称差方和)与积之和可化为

(9.2)

  现举例说明计算相关系数的一般步骤:

  例9.1测定15名健康成人血液的一般凝血酶浓度(单位/毫升)及血液的凝固时间(秒),测定结果记录于表9.1第(2)、(3)栏,问血凝时间与凝血酶浓度间有无相关?

  1.绘图,将表9.1第(2)、(3)栏各对数据绘成散点图,见图9.9。

  2.求出∑X、∑Y、∑X2、∑Y2、∑XY,见表9.1下方。

  3.代入公式,求出r值。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