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细胞生物学 PKC系统

  PKC系统(protein kinase C system)

  在这一信号转导途径中,膜受体与其相应的第一信使分子结合后,激活膜上的Gq蛋白(一种G蛋白),然后由Gq蛋白激活磷酸酯酶Cβ (phospholipase Cβ, PLC), 将膜上的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biphosphate, PIP2)分解为两个细胞内的第二信使: DAG和IP3,最后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引起级联反应,进行细胞的应答。该通路也称IP3、DAG、Ca2+信号通路(图5-35)。

图5-35 处于静息状态的磷脂肌醇信号转导系统

  静息状态时,G蛋白的α亚基上结合的是GDP,所以没有活性,磷脂酶C也是处于非活性状态。第二信使IP3/DAG还是以前体PIP2存在。内质网上的Ca2+离子配体闸门通道是关闭的,蛋白激酶C也是以可溶的非活性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

  ■ 系统组成与信号分子

  ● 系统组成

  由三个成员组成:受体、G蛋白和效应物。Gq蛋白也是异源三体,其α亚基上具有GTP/GDP结合位点,作用方式与cAMP系统中的G蛋白完全相同。该系统的效应物是磷酸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β(phosphatidylinositol-specific phospholipase C-β, PI-PLCβ),此处的β表示一种异构体。

  ● 信号分子

  与该系统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有各种激素、神经递质和一些局部介质(表5-6)。

表5-6 某些激活磷脂酶C的信号分子

信号分子 靶细胞 反应 肾上腺素 肝细胞(α1受体) 糖原裂解 加压素 肝细胞 糖原裂解 PDGF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乙酰胆碱 平滑肌(毒蝇碱性受体) 收缩 凝血酶 血小板 凝结

  ■ 第二信使的产生

  该途径有有三个第二信使:IP3、DAG、Ca2+.产生过程包括磷脂酶C的激活、IP3/DAG的生成、Ca2+的释放。

  ● 磷脂酶C-β的激活 磷脂酶C-β相当于cAMP系统中的腺苷酸环化酶,也是膜整合蛋白,它的活性受Gq蛋白调节。当信号分子识别并同受体结合后,激活Gq蛋白的亚基。激活的Gq-α亚基通过扩散与磷脂酶C-β接触,并将磷脂酶C-β激活。

  ● 第二信使IP3/DAG的生成 被激活的磷脂酶C-β水解质膜上的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 产生三磷酸肌醇(inositol 1,4,5-triphosphate,IP3)和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 DAG) (图5-36)。

图5-36 磷脂酶C-β催化PIP2水解生成DAG和IP3

  ● IP3 启动第二信使Ca2+的释放 由PIP2水解后产生的IP3是水溶性的小分子, 它可以离开质膜并迅速在胞质溶胶中扩散。IP3同内质网膜上专一的IP3受体(IP3 receptor)结合, 使IP3-门控Ca2+ 通道打开, 使Ca2+ 从内质网中释放出来。

  ■ 蛋白激酶C的激活

  蛋白激酶C的激活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过程,是三种第二信使共同作用的结果。

  PKC信号转导过程总结于图5-37.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A群链球菌生物学性状
    奈瑟菌生物学性状
    造釉细胞瘤治疗原则
    造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口腔医师考试辅导 生物转化作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跟其他检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之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
    生物转化反应类型及酶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