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居住区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 环境卫生学

  1.居住建筑密度

  这是反应居住小区卫生条件的重要指标。居住建筑密度的高低对绿化、房屋的间距、日照、通风都具有一定影响。居住建筑密度是:居住建筑密度=居住建筑基底面积(m2)/居住建筑用地面积(m2)×100%。

  2.居住区人口密度

  是反映居住区(小区)卫生条件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有人口毛密度和人口净密度之分,前者指1ha(=10000m2)居住区用地面积上的居住人数,后者为1ha居住建筑用地面积上的居住人数。人口净密度与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居住建筑密度等参数有关:

  人口净密度(人/ha)=1000×居民建筑密度(%)×层数×平面系数/每人居住面积定额(m2/人)

  =居民人数/居住建筑用地面积(ha)

  从卫生学角度看。人口净密度较人口毛密度更能反映居住的卫生条件,规划上采取较低的人口密度是可取的。因为人口的净密度增高,则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和每人居住面积减少,人群密集容易传播疾病。同时人口净密度还能反映居住建筑密度,住宅的通风和日照状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城市功能分区的卫生学要求  生活居住区
    居住与风湿关节炎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