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对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流行病学

  对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990年卫生部颁发的《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是各种传染病的诊断依据。传染病患者一经确定应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

  (2)疑似患者:疑似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甲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隔离、治疗和送检病原学标本,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应在两日内明确其诊断;乙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在医疗保健机构指导下治疗或隔离治疗,并且在两周内明确诊断。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必须接受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治疗措施,不得拒绝医疗保健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所作出的安排。

  (3)病原携带者: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指导督促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道德风尚;定期随访,经2~3次病原检查阴性时可予解除隔离。在食品行业、服务行业及托幼机构工作的病原携带者须暂时调离工作岗位;久治不愈的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携带者不得再从事威胁性职业。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严禁作献血员。

  (4)接触者: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而且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限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5)动物传染源: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病畜或野生动物应予捕杀,然后焚烧或深埋,如患狂犬病的狗、患炭疽病的家畜;危害性大且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应予彻底消灭,如灭鼠;危害不大而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隔离治疗;此外要做好家畜的预防接种和检疫工作。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传染病传染过程与感染谱
    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理
    公卫助理医师 传染病知识流行性出血
    2011年传染病知识肺结核详解
    201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传染病特征
    传染病的感染过程
    十种传染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公卫执业医师辅导 疫源地及传染病过程
    传染病之经接触传播
    传染病传染的过程及感染谱
    传染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