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职业病

  定义: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出人体的代偿能力,导致人体功能性和器质性变化,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该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定义:是指政府所规定的,具有立法意义,患者享有劳保待遇的职业病。

  表现为:

  功能性损伤:四氯化碳中毒、肝脏ALT、AST活性升高

  器质性损伤:二氧化硅、矽肺、肺纤维化

  (1)职业病的概念

  一般被认定是职业病的,应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①该疾病应与工作场所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密切有关;②所接触的有害因素量(浓度或强度)无论过去或现在,已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③必须区别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病因所起的作用,而前者的可能性必须大于后者。

  (2)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

  2、接触的病因大多可以检测,有剂量-反应关系

  3、接触同一职业因素者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个别病例出现

  4、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较好

  5、一般治疗个体,对控制人群群体发病率下降作用不大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职业卫生知识与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 职业禁忌的含义
    企业职业病的应急预案与响应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器官紧张容易引起的职业性危害
    砖瓦 水泥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性哮喘的病发原因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常识
    公卫执业医师笔试辅导 职业性有害因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