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一)呼吸道

  气体、蒸气及气溶胶主要经呼吸道吸入。通过肺泡膜(70m2),吸入进入大循环。

  影响因素:

  1、浓度

  2、血/气分配系数:水溶性大(氨气)上呼吸道吸收,水溶性小(二氧化氮)深部。

  3、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大,呼吸频率加快和肺通气量增加。

  4、气象条件

  5、呼吸道清除功能

  (二)皮肤

  如有机磷化合物、芳香族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金属(四乙基铅)等可通过皮肤进入体内。

  影响因素:油/水分配系数;毒物浓度和粘稠度;湿度和温度。

  (三)消化道:难溶粉尘随咽部进入。

  常见于意外事故;如不良卫生习惯等。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亚慢性毒性的概念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慢性毒性概念
    慢性毒性试验目的
    亚慢性 慢性毒性概念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大气污染引起的急性中毒  生产事故 环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生产性粉尘的概念和分类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影响
    生产性粉尘的沉积与清除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