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物监测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物监测:

  1.概念:定期、有计划地监测人体材料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它们所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的程度极可能的健康效应。

  2.生物监测的特点意义——优点

  (1)反映不同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来源(食物、空气、水,职业与非职业的)的总的接触量,而环境监测只能反映环境中通过呼吸道进入集体的量。

  (2)可以直接检测引起健康损害作用的内接触剂量或内负荷,与保护职业人群健康关系更为密切。

  (3)综合了个体接触毒物的差异因素和毒物的典型动力学过程极其变异性。

  (4)通过易感性指标的监测,可以早发现确定易感人群。

  (5)一般花费较少,可较早地检出对健康可能的损害,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3.生物监测指标的类型

  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呼出气中毒物含量的测定——接触性生物监测;生物学效应指标的测定——效应性生物监测;活性化学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的测定。

  (1)接触性生物监测:

  ①特异性指标:直接测定化学物原型或其代谢产物。如果测定的为化学物原型,则该物质不需要经生物转化或缺乏毒物代谢动力学资料。

  铅——血铅,血铅水平反映了铅的接触、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全过程,并能间接反应软组织及靶器官中铅含量。一般不接触铅的正常人全血中Pb的浓度低于0.965μmol/L,而Pb接触者及Pb中毒者血Pb明显增高,并且有剂量-反应关系。

  ②非特异性指标:

  甲苯——尿马尿酸含量测定:

  甲苯经肝脏代谢为苯甲醇、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为马尿酸从尿中排出体外。正常人体尿液中有一定量的马尿酸存在,在正常膳食中,如果摄入水果、蔬菜代谢后也可以产生马尿酸。但是人体在接触甲苯后2小时,尿中马尿酸的水平会急剧上升,且与环境中甲苯量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2)效应生物指标

  在一定的环境暴露物的作用下,机体产生的可以测定的生化、生理变化或其他病理方面的改变。

  效应性生物监测:

  有机磷农药——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Pb——血-氨基——酮戊酸脱水酶(-ALAD)活性;

  Pb——尿-氨基——酮戊酸(-ALA)含量测定,有助于铅吸收和铅中毒的诊断。

  (3)活性化学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量的测定

  CO——碳氧血红蛋白;

  DNA——8-OHDG。

  4.生物监测的程序

  (1)监测指标的选择:原则是根据毒物代谢特征及监测目的而定。指标的选择特异性、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受检人群个体间变异小、便于取材、检测方法。

  (2)样品的采集:血、尿、发、乳汁。

  (3)采样的时间和频率:T1/2

  (4)适宜的检测方法

  (5)结果的评价:BEL。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职业卫生知识与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 职业禁忌的含义
    企业职业病的应急预案与响应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器官紧张容易引起的职业性危害
    砖瓦 水泥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性哮喘的病发原因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常识
    公卫执业医师笔试辅导 职业性有害因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