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是指通过对工业毒理学测试、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期进行管理。危险度评价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中重要内容,管理毒理学。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作用5项:估测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估计健康损害发生的概率;估测、推算健康损害剂量和程度;提出可接受的剂量、浓度;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

  内容包括: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

  要素包括:研究资料、危险度评定、危险度管理三部分。

  (一)危险度评定

  1、危害鉴定:因素是否可以导致职业性损害。

  (1)流行病学调查;(2)动物实验;(3)体外试验;(4)因素的理化性质。

  2、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核心内容——剂量与作业者健康反应的关系。

  3、接触评定:代表性、抽样代表总体(现场检测、人群特征分析等间接估计人体吸收剂量等)。

  4、危险度特征分析:接触人群职业性健康损害发生的危险度,估计发生率。

  (二)危险度评定中的不确定因素

  定量评定基础是:充分可靠的实验数据、正确的假设、合理的推到模式和足够数量人群流行病学资料。

  如果认识水平、技术水平、资料不足(流病),不能对职业性有害因素健康损害有肯定结论,称为危险度评定中不确定因素。

  (三)危险度管理

  综合危险度评定结果、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对职业性有害因素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如卫生标准、各种接触限值、法律法规等。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职业卫生知识与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 职业禁忌的含义
    企业职业病的应急预案与响应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器官紧张容易引起的职业性危害
    砖瓦 水泥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性哮喘的病发原因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常识
    公卫执业医师笔试辅导 职业性有害因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