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劳动卫生工作的服务内容:
1.强化乡政府对乡镇工业职业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有政府组织协调、卫生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企业落实的办法,把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职业危害的治理,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上来,纳入到经济发展规划中。
(2)制定有关法规、强化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职业病防治条例、乡镇工业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乡镇工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生产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地区性法规。
2.探索乡镇工业职业卫生服务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相结合
(1)把乡镇工业作业环境监测和职工健康监护指标,纳入农村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考核指标,一并考核。
(2)在卫生系统建立以地区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或劳动卫生监督监测所)为技术指导中心,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企业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职业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管理和监督体系。
3.充实职业卫生服务内容,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1)地区卫生防疫站应对乡镇工业采取监督措施(包括预防性和经常性劳动卫生监督),对问题严重而限期不改进者,可予以关、并或转产;严格控制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健全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档案。
(2)地区卫生防疫站应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普及健康监护、环境监测和卫生监督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动基层医务卫生人员参与乡镇工业的劳动卫生服务和管理工作。
(3)推行“建设卫生许可证”和“劳动卫生许可证”制度,采用分级管理办法,提高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覆盖率、就业前和定期职业性体检率。
(4)加强劳动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和工会组织等的配合,使卫生部门所提出的监督措施能更好地贯彻执行。
4.因地制宜,推广适宜技术:乡镇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应针对企业的具体条件,落实防护措施,推广在技术、经济和管理上能为小工业所普遍接受的适宜技术。例如,小型、简便的密闭和通风装置,安全、有效、简易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5.开展健康教育,培养骨干队伍:教育和培训是提高管理水平、职工素质和改善乡镇工业“软件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挖掘潜力,加大工艺改革和对防护措施的投资,从而改善职业卫生和安全方面的“硬件环境”,以促进职工健康、推动乡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