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毒物理化性质:
1.溶解度
脂溶性高者较易透过生物膜,排泄困难,易发挥毒性。另一方面,同系化合物中,水溶性好的在体液中溶解多,毒性也大。如As2O3(砒霜)>As2S3(雄黄,水溶性小)。
2.解离度
外源化学物的pKa值。弱酸性、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只有在pH条件适宜,维持非离子态时,才易于吸收。
3.挥发度和蒸气压
在常温下易于挥发的外源化学物,容易形成较大蒸气压而迅速经呼吸道吸收。
苯与苯乙烯LD50值相似,即其绝对毒性相当,但挥发度不同,实际毒性苯>苯乙烯。
4.分散度
烟、雾、粉尘等气溶胶物质分散度越大,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