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肉的腐败变质及处理

  肉的腐败变质及处理:

  (1)僵直(新鲜肉)

  ①肌糖原和含磷有机化合物→乳酸和游离磷酸→酸度增加→肌凝蛋白凝固(pH5.4)→肌纤维硬化;

  ②肉味道差,有不愉快气味,肉汤浑浊,不鲜不香。

  (2)后熟(新鲜肉)

  ①pH继续下降→结缔组织变软→弹性增加→表面蛋白凝固成膜→阻止微生物侵入→后熟或排酸;

  ②肉松软多汁,味美芳香;

  ③在4℃时1~3天;

  ④乳酸具有杀菌作用,患口蹄疫病畜肉通过后熟产酸可达到无害化处理。

  (3)自溶(变质肉)

  ①宰后畜肉在常温下长时间存放→组织酶→分解蛋白质、脂肪→自溶(内脏自溶速度更快);

  ②暗绿色、肌肉松弛、肉质下降;

  ③程度不严重者经高温处理后可食用;

  ④宰后的肉尸应即时挂晾降温或冷藏。

  (4)腐败(变质肉)

  ①宰前、宰后微生物污染或疲劳过度后熟力不强,无法抑制细菌生长→腐败→细菌酶→蛋白质分解→肉的pH上升→腐败;

  ②发粘、发绿、发臭;

  ⅰ蛋白质、脂肪分解产物和细菌毒素可使人中毒;

  ⅱ腐败变质的肉不允许食用。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蛋白质腐败变质
    碳水化合物腐败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措施  低温保藏方法
    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措施  高温保藏方法
    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措施  脱水干燥保藏
    预防医学考试辅导  食品污染的危害和腐
    直肠息肉的病因
    直肠息肉的诊断鉴别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