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鱼类组胺中毒的有毒成分

  有毒成分——组胺:

  ①鱼体腐败→组织蛋白酶将组氨酸大量释放出来→被细菌(组胺无色杆菌、摩根氏变形杆菌等)产生的组氨酸脱羧酶脱去羧基→组胺;

  ②海洋青皮红肉鱼(金枪鱼、竹荚鱼、沙丁鱼等)组氨酸含量较多;

  ③15~37℃、pH6.0~6.2、含盐3%~5%的条件下最适于组氨酸分解;

  ④鱼体中组胺含量超过200mg/100kg时,即可引起中毒。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肉和鱼类的营养价值
    鱼类组胺中毒机制 临床症状及预防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