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平衡,维持身体运动和肌肉收缩,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和酶的活性等。微量元素(体内含量<0.01%)中最重要的有铁、碘、锌、硒、铜、铬、钴等。当从饮食中摄入的某种微量元素的量下降到低限值时,可损伤某些重要生理功能,影响生长发育并引发相关疾病。如:铁缺乏可影响机体合成血红蛋白,引起贫血。缺乏钙不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还可导致儿童期的佝偻病和低钙性手足抽搐等。缺碘可影响甲状腺素合成,导致儿童克汀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迟缓。铬能激活胰岛素,参与糖和蛋白质代谢,加速生长发育。硒与心血管结构关系密切,在青春期突增阶段(心血管功能的快速增长期)尤其不可缺少。钴参与造血;铜能协助机体对铁的吸收和储备,促进体内生物氧化过程;对心身发育有直接影响。锌是体内200多种金属酶的成分或酶激活剂,参与RNA的转录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锌对生长发育的作用尤为重要。对锌和生长发育相互关系的大量研究都证实,人体缺锌所造成的生长紊乱,其可能机制正是食物吸收减少,导致锌金属酶的活性降低,基因表达改变,调节生长的激素发生改变。缺锌儿童的主要表现是:生长发育迟缓;味觉减退、食欲降低、厌食、异嗜癖;伤口难以愈合,同时常发生皮肤溃疡和口腔黏膜溃疡,机体免疫力全面减弱。对较大年龄的儿童,则可引起生殖器官的发育不良,第二性征发育缺如,智力发育迟滞等。大量研究还指出,补锌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如身高和体重)有促进作用。 根据我国人群的膳食结构特点,儿童少年易缺乏的矿物质有钙,微量元素有铁、锌、碘等。应引导儿童少年平时多摄入些富含这些物质的食物,如奶类、瘦肉、海产品等,也可通过强化食品增加其摄入。应特别注意:尽管许多微量元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但摄入过多同样有害。如微量元素氟是骨骼、牙齿的结构成分,但高氟可引起氟斑牙,导致骨发育迟缓,同时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对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补锌过量,则会影响铁、钙等的吸收和利用。
5.营养对大脑和智力的影响:营养不良(malnutrition)不仅对生长发育有急性不良效应,还会造成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慢性损伤,从而影响智力发育。脑发育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头一年特别旺盛。脑细胞自胎龄10~18周开始增殖,孕25周至出生后6个月为激增期,6个月后增殖速度减慢而细胞体积增大,持续到l8个月,极少数持续到5~6岁。青春期尽管神经细胞大小再无变化,但其结构功能的变化仍极其迅猛。正因为脑细胞的数量、质量和智力发育关系密切,而其增殖过程具有"一次性完成"特点,所以早期营养对智力发育有决定性影响。由妊娠后期至出生后半年内如果持续出现营养不良,对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可产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细胞分裂期缩短,数量减少,脑重量减轻。即使日后营养状况改善,出现体格性赶上生长,智力缺陷也很难完全弥补。追踪研究也证实,婴幼儿期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头围比对照组儿童小,智商低,情感淡漠;6~7岁时出现阅读、书写困难,理解力差,学习能力低下。随年龄增长,这种早期营养不良对学龄儿童少年智力活动的不良影响将愈来愈显现。
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血糖,为脑细胞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每餐食物中都应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从而为正常的智力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保障。早餐在一日三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容易被忽视。据调查,我国儿童少年中不吃早餐者约占5.3%~l6%。不吃早餐会影响营养素摄入,导致营养缺乏,还可影响认知能力。Conners等利用计算机来测试9~11岁儿童的反应能力,发现吃早餐儿童不仅营养普遍良好,且数学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不吃早餐的同龄儿,应答错误率也较低。
在旺盛的生长发育中,脂肪也起很大作用。脂类是脑细胞和髓鞘的重要成分,尤其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acid,DHA)是脑发育与功能维持的必要物质,也为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所必需。人体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在体内可衍生为DHA;膳食长期缺乏α-亚麻酸,对调节注意力及认知过程有不良影响。
儿童少年对各种维生素有旺盛的需求。例如,维生素A对脑发育和学习记忆功能有重要影响。动物实验证实,从胚胎开始到出生后7周一直处于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的大鼠,脑发育和脑功能受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神经细胞间突触数量减少、突触小泡减少、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变性等。叶酸对脑神经细胞的分化、发育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孕早期体内叶酸缺乏,可引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脊椎裂和无脑畸形。各种维生素都参与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和功能维持,因此都是促进智力发育所必需的神经营养物质。
(二)体育锻炼
&l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