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包括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生活作息制度等。
(一)营养
营养(nutrition)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儿童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热能和营养素摄入不足,不仅会引起生长发育迟滞,而且影响智力发育,导致学习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引发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
1.儿童青少年热能需要的特殊性:儿童少年每日热能需要可归纳为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活动、排泄与分泌、生长发育等五个方面。由于生长发育旺盛,所以他们的热能需要显著超过成人。例如,按千克体重计算,新生儿要比成人多消耗2~3倍热量;3~6个月婴儿每天约l5%~23%的热量用于生长发育。青春期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求也非常旺盛,其相对需要量仅次于出生后的第一年,它们与机体生长速度的密切相关程度,远超过与年龄的相关。最明显的表现是:同年龄的儿童若正处于青春期生长突增阶段,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求将显著超过尚未进入青春期者。青少年体内身体成分的性别差异,导致对热能的不同需求。男孩蓄积更多的瘦体重,而女孩蓄积较多的脂肪。瘦体重需要更多的热能和营养素,且男孩的生长速度比女孩大,所以男孩比女孩需要更多的热能。
膳食热能摄入呈轻度不足时,体重可维持不变,这种"适应"的后果是基础代谢率偏低,同时伴明显的身体活动减少;若摄入热能进一步减少到需要量的80%以下,则出现体重下降。实验表明:儿童在实验期第一个月内自由进食,蛋白质摄入量为2g/kg体重;儿童表现十分活跃,爱打球、骑车,午睡时间较短。第二个月内维持同样的蛋白质供给量,但热能摄入量减少10%;儿童仍维持同样的体重增长速度,但打球、骑车时间减少,午睡时间延长。第三个月摄入热能再减少10%(为原来的80%),儿童活动进一步减少,生长速度、学习能力都下降,且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迟钝。青春期男女孩对热能供给量极其敏感。热能不足,可影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有效利用,导致低体重和营养缺乏;供给过多,又可造成热能蓄积,转变为脂肪储存在细胞内,引起肥胖。因此,应尽量避免膳食热能供给的大幅度波动,以利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2.儿童青少年对蛋白质摄入的旺盛:需要正常的生长发育不但需要足够数量的蛋白质,且要求高质量的优良蛋白质,其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由此充分提供机体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高,所以营养价值高。按能量计算,儿童青少年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占膳食总能量的12%~l4%,且应有一半以上为优良蛋白质。蛋白质供给量不足和(或)质量差,可导致生长发育迟滞,免疫功能及其他生理功能低下,严重者出现消瘦、低体重、贫血、性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迟滞等。牛奶属优良蛋白质,其中还含丰富的钙,所含乳糖能促进钙的消化吸收。大豆不仅蛋白质含量高,其本身也属优良蛋白质。每天摄入适量的大豆及豆制品,和动物蛋白质合理搭配。不仅对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还能防止过多摄入动物蛋白质而使脂肪、胆固醇等摄入过量,对早期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3.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根据溶解性分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所以膳食中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可导致该维生素的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有重要作用;婴幼儿和低年龄儿童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导致暗适应能力下降,引发干眼病,导致生长停滞,骨发育不良,甚至影响免疫功能。大量实验证实,除维生素A外,其他许多维生素都有促进生长的积极作用,如:维生素D促进钙、磷在小肠吸收,使钙沉积到骨骼,促进骨骼、牙齿发育;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膳食钙的吸收利用,使骨密度降低,不仅阻碍生长,而且显著增加将来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和生物素等,主要参与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和功能维持,是促进智力发育必需的神经营养物质。维生素C作为强还原剂,与体内许多氧化还原酶关系密切,能促进神经递质合成,促进铁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我国儿童少年群体中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症已不多见,但因挑食、偏食等原因造成的边缘性维生素缺乏现象较常见。
4.矿物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矿物质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常量元素有钠、钾、钙、磷、镁、氯等,主要作用于维持机体的水电解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