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促进胃液分泌的天然刺激物。消化期胃液分泌分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是由食物有关的形象、气味、声音等刺激了视、嗅、听等感受器而引起的;后者则是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刺激了口腔和咽部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而引起。传人途径与进食引起唾液分泌的途径相同。迷走神经是这些反射共同的传出神经,迷走神经兴奋后,除直接引起胃腺分泌胃液外,还可引起胃窦黏膜内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后者经血液循环刺激胃腺分泌。头期的胃液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尤其高。
(2)胃期:主要途径有: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一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引起胃腺分泌;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胃期的胃液分泌酸度也高,但胃蛋白酶含量较头期为弱。
(3)肠期:神经反射作用不大,主要通过体液调节机制。十二指肠释放的促胃液素、小肠黏膜释放的肠泌酸素及由小肠吸收的氨基酸等可能参与肠期的胃液分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肠期的胃液分泌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