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56 低密度的脂蛋白(LDL)经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起始阶段的电镜照片
图中所示是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质膜对LDL的内吞作用。LDL颗粒与含铁的转铁蛋白共价相连, 电子显微镜下所见的黑点是小分子的铁。(a)LDL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并形成有网格蛋白包被的小窝;(b) 含有LDL的被膜小窝向下凹陷逐渐形成被膜小泡;(c) 含有转铁蛋白标记的LDL被膜小泡;(d)含有转铁蛋白标记的LDL颗粒的无被小泡(初级内体)。
●基本过程
大致分为四个基本过程∶①配体与膜受体结合形成一个小窝(pit); ② 小窝逐渐向内凹陷,然后同质膜脱离形成一个被膜小泡;③ 被膜小泡的外被很快解聚, 形成无被小泡, 即初级内体;④ 初级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的物质被溶酶体的酶水解(图9-57)。
图9-57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 受体介导的内吞泡的命运
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中,随内吞泡进入细胞内的物质可分为三大类∶配体(猎物)、受体和膜组分, 它们进入细胞后的命运如何呢?
●配体和受体的命运
在受体介导的内吞中,配体基本被降解, 少数可被利用。大多数受体能够再利用, 少数受体被降解。通常受体有四种可能的去向(图9-58)。
●膜成分的命运
被内吞进来的膜成分有三种可能的去向(图9-58)。
图9-58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所涉及的途径
受体介导的内吞中, 内吞泡中的配体、受体和膜成分的去向如何?
■ 受体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内吞作用
● LDL的结构
LDL是一种球形颗粒的脂蛋白(图9-59),直径为22nm, 核心是1500个胆固醇酯;外面由800个磷脂和500个未酯化的胆固醇分子包裹,由于外被脂分子的亲水头露在外部,使LDL能够溶于血液中;最外面有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55 kDa的蛋白,叫辅基蛋白B——100(apolipoprotein B-100), 它能够与特定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
图9-59 LDL颗粒结构示意图
(a)由磷脂和未酯化的胆固醇单层构成LDL的外膜结构, 在外膜上结合一个亲水的apo-B蛋白,该蛋白可以介导LDL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b)四种类型脂蛋白的电镜照片
●LDL受体蛋白
LDL受体蛋白是一个单链的糖蛋白,由839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2个疏水的氨基酸组成,为单次跨膜蛋白。LDL受体蛋白合成后被运输到细胞质膜,即使没有相应配体的存在, LD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