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公卫助理辅导精华 相对数的相关知识

  调查或实验搜集来的原始资料,经过汇总之后得到的小计或总计数值称为绝对数(即总量指标)。如发病人次数、医院收容人数、治愈人数等。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条件下某种事物的规模或水平,是计划或总结工作的依据,同时,又是计算相对数与平均数的基础,但是绝对数往往不便于比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计算相对数与平均数。

  相对数

  一、相对数及其意义

  相对数是两个有关的绝对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千分比或万分比等表示,是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统计指标之一。

  计算相对数的意义是把基数化做相等,便于相互比较。如:每千人中的发病数,每百名某病患者的死亡人数等。

  例如:某时期内,甲部队患感冒者17人,乙部队10人,我们不能因为17人多于10人,而得出甲部队感冒发病率高的结论,如果甲部队有534人,乙部队为313人,那么甲乙部队感冒率分别为:

  甲部队:17/534×1000‰=31.8‰

  乙部队:10/313×1000‰=31.9‰

  根据这两个感冒发病率可以看出,两个部队感冒的发病强度是一样的,即每千人中发病32人。

  二、几种常用的相对数

  (一)强度相对数(率)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某现象的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说明某现象出现的强度或频度(即频繁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医.学教育网整理

  强度相对数=某现象的发生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100℅(或1000‰) (3.1)

  例如:某部队某年发生菌痢136人次,该部队同年平均人数为14,080人。求该部队的痢疾发病率。

  痢疾发病率=136/14080×10000‰=9.66‰

  即平均每千人中有9.7人发病。

  在医学上常用的强度相对数有患病率、发病率、感染率、病死率、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某病患病率=某病患病人数/调查人数×100%

  某病发病率=某期间内某病新病例数/同期间内平均人口数×100%

  某病感染率=带有某种病原体人数/检查人数×100%

  某病病死率=死于某病人数/某病患病人数×1000‰

  某病死亡率=某年某地某病死亡人数/同年该地平均人口数×100%

  出生率=某地某年活产数/该地同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某地某年死亡率/该地同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自然增长率=某地某年活产数-死亡数/该地同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出生率-死亡率

  表示每年每1000人口增加的人数。

  (二)结构相对数(比)表示某部分在全部分中所占比重,以100作为基数,计算公式为:

  结构相对数=某一构成部分的例数/各构成部分例数之和×100 (3.2)

  全体内各组结构相对数的总和应为100%。

  例如:某年某地区各种疟疾发病例数为:恶性疟68名,间日疟12名,三日疟17名。则三种疟疾分别占疟疾患者总数的百分比为:

  恶性疟=68/(68+12+17)×100%=70.1%

  间日疟=12/(68+12+17)×100%=12.4%

  三日疟=17/(68+12+17)=17.5%

  各部分百分比之和为100%,即70.1%+12.4%+17.5%=100%

  (三)比较相对数(比)是两个有关指标之比。通常以某种现象的数量为1或100作基数,看另一种现象的数量是多少。计算公式为:

  比较相对数=甲现象的数量/乙现象的数量 (3.3)

  例如,某地自1972年至1976年间,肝癌发病数中男性2,209,女性735人,则男性为女性的3.005倍即

  男/女=2209/735=3.005

  也可写成:男:女=2209:735=3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