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一)传染源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粪便排毒期在起病前2周到血清ALT高峰后1周,少数患者可延长至起病后30日仍具有传染性。

  乙型肝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后二者由于病毒长期存在血液中,为更重要的传染源。急性乙肝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持续整个急性期。HBsAg阳性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大小与e抗原、HBVDNA及DNAP是否阳性有关。

  丙型肝炎:急、慢性丙肝病人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只要血中有HCV-RNA存在,均可为传染源。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病人起病前9日到病后8日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食物和水源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生活密切接触可引起散发病例。

  乙肝:含HBV体液或血液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而感染

  ①母婴传播

  ②血液、体液传播

  丙肝:病毒血中含量较乙肝病毒少,故输血传播最为主要,其他途径较乙肝为少。

  (三)人群易感性

  甲肝:人类对HAV普遍易感,我国大多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获得感染,以隐性感染为主。感染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乙肝:抗HBs阴性者。婴幼儿是获得HBV感染最危险的时期,高危人群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BsAg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等。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出现抗HBs者有免疫力。

  丙肝:类似乙肝,主要通过胃肠道外途径传播。但体液中HCV含量较少,且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较乙肝局限。

  戊型肝炎亦普遍易感,但儿童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多表现为显性感染。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小儿腺病毒肺炎特点
    亚慢性毒性的概念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慢性毒性概念
    慢性毒性试验目的
    遗传毒性致癌物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病毒性心肌炎的具体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 病毒感染的血清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之乙型病毒性肝炎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辅导之病毒感染的免疫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 中毒性神经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