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
主要表现: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心“火”上炎可表现口舌糜烂、生疮、心烦气躁、舌尖红等;儿童可表现多动、烦、急、不安等。
预防:保持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多食果蔬,多饮水,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运动。
食疗: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肝“火”
主要表现:肝的性情最急躁,肝气会随肝“火”上升,所以易出现急躁易怒、目赤耳鸣等症。
预防: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生活中要少食辛辣、禁酒等。
食疗:菊花茶,选菊花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肺“火”
主要表现:外感温热之邪或风寒犯肺均可化热,出现口干、咳嗽、咽喉干疼等肺热之证;儿童肺热较为多见,如易感冒、经常咳嗽等。
预防:在多风干燥季节,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橘子(生热),适当运动。
食疗:冰糖梨水,选梨数个切块加水500毫升,煮开20分钟即可,加冰糖少许,饮汁食梨,有润肺止咳之功效。
胃“火”
主要表现:胃脘灼痛、渴喜冷饮、口臭、牙龈肿痛;儿童表现为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
预防:多饮水,少吃肥甘厚味,多食果蔬。
食疗:藕汁蜜糖露,鲜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调匀内服,每天2次,有润胃凉血降火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