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最高,套现手续费全广州最低,时间自由,全年无休。电话咨询时,对方称会有专人陪同持卡人到药店买药,一切都很正规。“去医院属于骗保,那个不能做的。” 对方也告诉本报记者,如果去他们指定的药店使用医保卡购买5000元的药,可以拿到4100元。但如果坚持要到医院门诊去配药,那就只能拿到一半的钱,因为医院的药比他们指定的药店价格贵得多。
“我们买药会买一整批,批号也是整的,这样卖出去对方收货也比较好,给的价格也优惠一点。如果用一两百元买的批号是零散的,收货人到时候又不怎么想要,就会把价格压得很低。”对方说。
法律支撑不足
2011年,“防范和打击骗取医保药品贩卖违法活动”被列入上海平安建设实事项目,2013年,“防范和打击医保欺诈”再度被列入。陈金江说,通过几年的综合治理,面上遏制了药品的贩卖,但暗流依然汹涌。
赵螓蛉称,个人诈骗医保基金监管难度较大,门诊纳入统筹后必须探索有针对性的特殊管理机制和办法来监管门诊医疗服务,否则,门诊统筹医疗费用支付风险难以控制。
在对参保人出现的门诊费用异常和就诊次数异常的监控审核之外,2008年起,上海启动了参保人员就诊行为以及医师诊疗行为的网上实时监控。
在长期的监管工作中,上海逐渐积累了经验,开始针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医生经常发生的违规收费、过度医疗等行为,定期开展超量用药、超标准收费、重复检查(化验)、限制用药、重复挂号、分解住院等10多项专项分析。
根据参保人、医师、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违规规律和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监控规则。2009年,上海还建立了《常见违规药品用法用量库》,该库收集了200多种参保人常配、医生常开、药贩乐购的药品。
2011年,原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3名医师因为骗保人骗取医保基金提供便利,最终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2012年起,上海市医保监督检查所开始对医师服务量在全市或同级医院排名靠前的医师的诊疗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和跟踪分析,对出现明显异常的医师进行约谈。今年上半年已经约谈了约80名医生。
但是,取证难、费人力、药贩作案方式不易调查、法律支撑不足,都是目前打击骗保的难题所在。
上述医药监管处负责人说,参保人单次贩药金额往往只有百十元,很难构成诈骗罪。“还必须有明确证据证明他与药贩确实构成买卖药品关系,这也会使调查处理所需的人力与物力倍增。”对证据确凿的医保卡持卡人,一般会采取药品追回、退赔,有时还会采取一定的行政处罚,但处罚力度都很轻。
上述“2·1专案”造成医保基金损失共计约469万元,人均造成损失1.9万元。其中冒用医保基金小于1万元的,有94人。
上海于2010年出台了《上海市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陈金江说,目前依然缺少法律上的支撑和打击的手段,导致参保人对犯罪成本没有概念,我行我素。“我们现在希望在医疗保险诈骗方面立法,不立法也希望可以有一个司法解释。”
2012年10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在湖南召开医疗保险反欺诈机制研讨会。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医保室副主任董朝晖说,目前我国医保反欺诈仍旧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比如,尽管普通法可以作为反欺诈的依据,但惩罚力度难以衡量;《社会保险法》等专门法主要从行政处罚的角度规定了医保欺诈的处罚,但缺乏与刑事处罚的衔接。
“我们也在探讨,如果参保人有贩卖行为,但金额低于1万元,能否把治安处罚和刑事责任相对接。但现在没人做,因为很多出租医保卡的都是老年人,年纪大了,安全方面也要考虑。”陈金江说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