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体检旺季,尤其针对40岁以上人群,不少体检套餐通常都包含各种不同肿瘤标志物的化验检查,如EB病毒、A FP、CEA、CA 125、CA 199等。对这些肿瘤标志物的英文缩写,很多人如看天书。本期南都记者邀请肿瘤专家为市民逐一详细解读体检报告中各个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只是早期发现肿瘤的一个观察指标,但并不具有特异性,其指标高出正常参考值,并不意味着就得了癌症。肿瘤标志物只是早期发现癌症的"侦察兵",它从恶性肿瘤前线发回来一些"情报",这些情报有参考意义,但虚实并存并不一定很准确,需要持续观察或提高警惕,进一步进行CT、M R、B超、内腔镜等检查,才能尽早发现恶性肿瘤的蛛丝马迹,抓住宝贵的治疗时机。”市中医院肿瘤科陈学彰主治医师介绍。
陈学彰主治医师说,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和释放,或者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在癌症的早期,患者通常没有明显不适或异常感觉,但某些肿瘤标志物却可以相应地升高,肿瘤科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情报”锁定目标,进一步排除危险警报或“揪”出潜藏的“坏分子”并及早“消灭”。
CEA
癌胚抗原
用途:判断直肠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
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直肠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患者中明显升高。譬如,原发性结肠癌患者CEA升高的比例高达45%-80%。
“假象”:C EA升高也可见于良性肿瘤、炎症、退行性变、吸烟者等,但它们通常高得像恶性肿瘤那样“离谱”,原发病治愈后,如炎症控制好后,CEA也会随之下降。
AFP
甲胎蛋白
用途:超出正常值10倍以上需警惕是否患肝癌
A FP是胎儿时期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成人后肝细胞会失去这种能力。如成人血清中检测到A FP明显异常增殖,尤其超出正常值10倍以上,需警惕是否患上原发性肝癌。A FP升高,可能还与生殖细胞肿瘤、睾丸癌等有关。
“假象”:AFP并非肝癌专利,怀孕、急性肝炎、肝硬化等,AFP值都会升高,但不会像肝癌那样异常飙高,动态观察时指标会随着疾病好转或怀孕中后期逐渐下降并恢复正常。
EB病毒
抗原免疫球蛋白A
用途:E B病毒+鼻咽镜检查可筛查鼻咽癌
虽然鼻咽癌早期症状可见鼻涕中带血,但多数患者并不一定出现此症状,而是检测到EB病毒阳性才发现。专科医生会先观察患者鼻咽,如鼻咽部可见肿物或表面不光滑,患鼻咽癌的可能性较大;在无法看清鼻咽部情况下,可用鼻内镜检查,以确诊是否鼻咽癌。
“假象”:EB病毒检测也不具有特异性。临床发现不少EB病毒测试阳性的患者做鼻咽镜检查后排除了鼻咽癌。有的患者感冒后EB病毒水平跟着升高,痊愈后则恢复正常。
CA19-9
糖链抗原19-9
用途:常用于鉴别早期胰腺癌
CA19-9是消化道癌的相关抗原,更是胰腺癌的敏感标志物。因此,常用于胰腺肿瘤的良性和恶性筛查。此外,也用于鉴别肝癌、胃癌、结肠癌、胆囊癌、胆管癌、直肠癌等。
“假象”:如同其他肿瘤标志物,C A19-9也缺乏特异性,在消化道炎症,如急性肝炎、肝硬化等,可常见C A19-9不同程度的升高。不过是短暂的,炎症消退后,又随之下降。
CA125
癌抗原125
用途:卵巢癌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