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4岁半的娟娟早上起床后,小便突然呈茶褐色,且面色发黄,伴随轻微呕吐,也不好动。送至医院被确诊为“蚕豆病”。有医院表示,近一周已接诊5例因食用蚕豆导致“蚕豆病”的患儿。
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在遗传性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据了解,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罹患此病,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为高。
每年鲜嫩蚕豆上市时节就是“蚕豆病”增多的时候,7成患者是3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大多食蚕豆后1~2天发病,如果儿童食用蚕豆后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
随后: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蚕豆症的急救处理
1.人工催吐。
2.洗胃。
3.导泻。
4.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应争取早期、大量、短程用药。
5.必要时换血或输入鲜血。本病为急性溶血,且贫血严重,输血或输浓集红细胞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者可反复输血。但对血液来源应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快速筛选检查,以避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供血,使患者发生第二次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