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感冒。
唾液里含有溶菌酶,有杀灭口腔病菌、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进食时细细咀嚼,能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利于预防感冒和流感等疾病。
预防龋齿。
多做咀嚼动作,能刺激唾液大量分泌,不仅可以中和食物中的酸,还会使唾液中的钙和磷酸附着于牙齿表面,修补受损的珐琅质,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作用。
减肥。
咀嚼能刺激饱腹神经中枢,抑制食欲,有助减肥。
显年轻。
唾液里含有唾液腺激素,有促进皮肤细胞分裂增殖、维持皮肤弹性的作用,多咀嚼对皮肤的好处就不言自明了。
促进消化。
唾液里含有消化酶,有帮助胃肠消化食物的作用,所以长辈们说的吃饭要细嚼慢咽,是有科学道理的。
下一页 坚固牙齿防衰老
坚固牙齿。
总是吃质地柔软的食物,咀嚼次数少,会导致下颚退化,从而使牙床变得脆弱。为此,应该多吃质地较硬的食物、多咀嚼,锻炼下颚力量,增进牙床的健康。
防衰老。
唾液所含的过氧化物酶,有抑制人体活性氧的作用,降低患癌的风险。
丰富表情。
咀嚼会锻炼嘴巴周围的肌肉群,令脸部肌肉更紧致,线条更清晰,让表情显得更丰富、灵活。
提高大脑功能。
咀嚼食物需要张开上下颚,这个动作能增强人体对大脑的输氧量,从而活化脑细胞,提高人们的判断力、集中力以及记忆力等。
下一页 一口饭至少要咀嚼20下
补充阅读:一口饭至少要咀嚼20下
那么,每吃一口要咀嚼多少次为好呢?据日本岐阜大学的咀嚼学会专家介绍,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给我们带来的恩惠,如果能达到30次更好。但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已成了习惯,一下子改为细嚼慢咽很有难度,要么不知不觉地忘了,要么嚼不到10下就咽了下去。
对于这样的人,可以尝试在饭菜中多加一些有嚼头的食物,例如在煮饭熬粥时,可以适当加入玉米、燕麦、花生、核桃仁、芝麻、各种豆类等;炒菜或凉拌菜时,不要舍弃一些有嚼头蔬菜的茎或叶,如荠菜、芹菜、菠菜、大白菜、苋菜等,还可以把栗子、瓜子之类的坚果用来入菜;喜欢煲汤的人,不妨多放点海带、莲藕,既有营养,又有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