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类尴尬么———憋不住,尿裤子;每天尿很多次;晚上睡觉总是被尿憋醒。这些,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简称“OAB”)的表现。中国首次大规模的OAB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OAB的总体患病率为5.2%,40岁以上人群OAB的总体患病率为10.6%。但有近八成半患者未曾寻求治疗,在寻求治疗的患者当中仅有一半的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治。未就医的患者中,大多认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和尿失禁是年纪大了自然产生的现象而不是疾病。
OAB极大危害健康生活
OAB对患者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在运动、社交、日常行为及睡眠方面影响颇为明显。例如:不得不因OAB 的症状而限制或中止运动; 因担心OAB会发生在性生活中, 因此回避性生活或减少亲密行为; 减少社交活动、不敢远行;在工作上,影响效率和减少专注的时间; 常需要特殊的内衣和卧具来保证卫生和清洁。久而久之,变得孤立甚至产生羞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OAB 患者的生活质量。
OAB 四大主要症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教授表示, 引发OAB 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前列腺肥大、盆底肌的问题、神经系统的问题、内分泌系统的原因等,也有可能是膀胱异常、尿道、膀胱局部病变、感染、心理性尿频等原因。如果你怀疑自己有OAB 的症状, 应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寻求帮助。
黄健说,OAB 主要包括四大症状—— —尿 急:这种尿急跟正常人的尿急可不一样, 正常人尿急可以忍住,OAB 患者的尿急很难延迟,就如同“不尿不行,再不去就尿裤子了”;急迫性尿失禁:伴有尿急或出现尿急后立即发生的尿液不自主的漏出;尿频:通常为白天或夜间排尿过于频繁,日间排尿≥8 次,每次排尿量<200ml;夜尿:晚上入睡后起来排尿不止一次。
其中,尿急是核心症状,绝大多数OAB 患者每周都会出现1-6次的尿急症状。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湿性OAB(即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的比例逐渐增大,这种情况在女性患者中更为明显。
OAB 治疗可先自我调节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海医生介绍,对膀胱过度活动症首先可进行自我调节和训练,具体包括:
1、改变生活方式:如注意水的摄入,每天喝6 到8 杯水,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水,戒掉酒及所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临近夜晚不再饮水。调整饮食,避免摄取刺激膀胱的食物及饮料, 如咖啡、茶、巧克力以及某些药物等。外出时了解厕所在哪等。
2、膀胱训练:1)尿急时不要立即冲入卫生间, 尽量先憋一憋、等排尿的感觉减弱。2) 无论是否需要,每小时排尿一次。此后可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3)尝试以下技巧来帮助延迟尿意———放松,将注意力转向其他身体感觉,例如呼吸。缓慢地做5-10 次深呼吸,这种练习可以干扰大脑传递的尿急错误信息。
3、盆底肌肉训练:首先找到盆底肌肉,通过排尿期间不断停止和开始排尿, 控制这种活动的肌肉(即括约肌)便是盆底肌。然后训练盆底肌, 收缩括约肌3 秒, 放松3秒,重复10 次。每天至少重复2 次盆底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