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可是不能忽视的小事情,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就更加如此。老年人一旦因为骨折不仅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即使当时不危机生命,难以痊愈和致残都有很大风险。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1/2~2/3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近1/3可诊断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最大危害是容易发生骨折,糖尿病患者发生髋骨或股骨颈骨折者比同龄非糖尿病者高2~6倍,骨折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恶化,医疗费用及死亡率增加。
如今医学界认为,骨质疏松不只是单纯的缺钙,而是和骨代谢异常有关,至于骨质疏松的成员,也发现,跟糖尿病有一定的联系。因为糖尿病是一个内分系统的代谢性疾病,而骨质疏松本身也与多项激素和骨代谢情况密切相关。
比如: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该磷代谢的平衡失调,同时刺激甲状腺旁腺素分泌,溶骨作用增强,使骨量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又会影响骨的形成和转换,使骨密度下降。具体说来,糖尿病患者容易骨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糖尿病患者长期呈高血糖状态时,大量钙、磷、镁从尿中排出。此外尿钙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小管滤过率增加,对钙等无机盐的重吸收减少。肾脏在丢失钙、磷的同时,骨皮质中 镁,也同时丢失,呈低血镁状含有的成分态,可刺激甲状旁腺,使其功能相对活跃,引起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易引起骨质疏松。
2、糖尿病与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的关系非常复杂。胰岛素是软骨和骨生长的调节因子,对软骨和骨的形成有直接刺激效应,能激发糖蛋白和胶原蛋白的合成,还参与骨矿化效应,它对钙的吸收和骨矿化能起间接作用。因此,胰岛素缺乏是造成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