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进入体内后,发挥疗效的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饮食、病理状态、同时服用的药物等。很多病人不知道要注意饮食的配合。
其中,酒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饮食影响因素。饮酒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药物半衰期缩短,作用时间也缩短。另外,如果长期嗜酒,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受损,对药物的代谢就会减慢,药物的作用时间就会延长。饮酒除了影响药物的代谢,还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引发疾病,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3.口服降糖药、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或注射用胰岛素,会和酒精发生协同作用。
酒精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使病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导致低血糖昏迷,进而影响病人的血糖控制。所以,糖尿病病人需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饮酒;如果饮酒的话,要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7.抗生素,如头孢类
使用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美唑等期间,如果饮酒,可以出现戒酒硫样作用,导致面红、心跳加快、眩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醉酒症状。
这是因为,药物影响到酒精的代谢,造成乙醛大量堆积。使用上述药物期间,以及以后数天甚至一个星期内,应避免饮酒和含酒精的饮料。
其他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也会影响酒精的代谢,产生类似反应。所以,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口腔科感染如牙龈炎,经常要用抗厌氧菌药物和头孢类药物治疗。所以,医生在给病人开类似的药物处方时,须提醒病人不要饮酒。
部分抗真菌药如酮康唑,若合并饮酒,可引起头晕、嗜睡等反应;灰黄霉素则会引起心动过速、出汗、皮肤潮红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