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当发怒降低血压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遭遇令人气愤的境况时,与自我制怒的人相比,适度发火者的血压更低,“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分泌量也更小。皮质醇的作用是维持血压稳定和控制发炎,但皮质醇水平长期偏高会引起人体新陈代谢的变动,造成血糖升高、食欲增加、性欲减退以及易疲劳等负面效应。
研究人员表示,在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下,适度发火有助于增强控制感和乐观感;而畏惧、退缩或感觉挫败,则会增加应激激素,甚至可能导致心脏病。“怒火伤心”就是这个道理。
4.生活懒散有益长寿
德国科学家、富尔达大学保健学教授彼得•阿克斯特博士认为,懒散实际上是长寿之道,是解除职业压力的灵丹妙药。动物园的狮子平均能活20年,而野生狮子只能活大约8年,这正说明懒散有益长寿。专家建议,空余时间的一半应该被拿来“浪费”;另外,多做白日梦,大脑更灵活。
阿克斯特博士还和他的女儿一起为此论点写了一本书——《懒散之乐:如何放松和活得更长》。
5.短期压力促进记忆
美国布法罗大学研究人员表示,失业、离婚等长期压力会降低人的免疫力,而短期压力则有促进记忆力的效果。这是因为,因短期压力而产生的皮质醇会刺激大脑中负责学习和情绪的区域,促进谷氨酸传输,进而提高大脑记忆能力。
谷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医学上谷氨酸主要用于治疗肝性昏迷,还用于改善儿童智力发育。
11.吵闹音乐使人快乐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沉迷音乐之人的耳内球囊会受到音乐的刺激,从而使大脑在听音乐时产生快感。耳内球囊只有在声音或音乐超过90分贝的时候才会受到刺激,也就是说,只有“吵到一定程度”的音乐才会刺激大脑,产生快乐激素。
然而,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20分贝。
要快乐还是要健康?这两者总是相互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