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食品、动物油脂制做的食物等,因为这些食品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它能使你的血脂、血黏度升高,促使或加重动脉硬化;而且由于脂肪所产生的热量是糖、蛋白质的1倍多,一是可直接引起肥胖,二是产生和加重胰岛素抵抗,间接地影响血糖。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较辣的辣椒、胡椒、芥末、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致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加重,又可助热生火,对糖尿病康复不利。 不吸烟。不吸烟,这一点是绝对正确的。吸烟会破坏你的血管,加重或引起胰岛素抵抗,危害神经系统功能及能力,降低免疫力和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不喝酒。尽量不喝酒,戒酒是相对的。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是不适合饮酒的,尤其是过量饮酒。这是因为,所有的酒都含有一定量的酒精,而酒精在体内要由肝脏来解毒。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在肝脏内贮存葡萄糖,所以肝脏解毒能力较差。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误区一: 只控制主食,不控制总热量。有的患者只控制主食,不控制副食,每天摄取大量的肉食和水果,结果病情控制就很差。正确的观念应是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的平衡。肉类食品和烹调油摄入过多,会造成总热量过高。因此,宜多吃蔬菜和粗粮,尤其是粗粮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能刺激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合成。
误区二: 水果蔬菜差不多,可以随便吃。水果含糖比蔬菜高,血糖控制稳定的病人要在两餐之间吃。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铬、锰等,对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活性有一定帮助。在血糖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适当进食各种水果对人体是大有裨益的。
误区三: 先吃干饭,再喝汤。中国人习惯先吃干饭,然后喝汤。这种进餐顺序对正常人无妨,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其多表现为餐后高血糖,且饥饿感明显,用“先干后稀”的吃法,不但会使血糖明显升高,且饥饿感缓解不明显。如果采取“先稀后干”的吃法,先有稀汤垫底,再吃干饭,不但可减轻饥饿感,而且餐后血糖升高速度也会减缓。
误区四: 只吃素不吃荤。动物性食物中优质蛋白较多,含有的营养素人体较易吸收。当然多吃荤少吃素也不科学。吃荤多必然会造成蛋白质太高,动物脂肪摄入增加。肉类食品和脂肪摄入过多正是西式饮食的通病。因此,平衡膳食才是最合理的饮食结构。
误区五: 为了减少排尿,口渴不敢饮水。其实多尿并非体内水分多,而是血糖高所致。避免多饮多尿的关键是控制高血糖。少饮水血液浓,易出现高渗,糖尿病人的食物禁忌中唯有水是不限的,应鼓励多饮水。
误区六: 无糖食品可随便吃。无糖食品虽然不含单糖或蔗糖,但仍和其他食品一样含有碳水化合物,必须在一日总摄入热量中合理安排份额,不能随便吃。
误区七: 主食摄入越少越好。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应放宽主食量。主食为最廉价、最直接的热量供应源。主食摄入过少,机体会分解蛋白质、脂肪产热,进一步造成三大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产生酮症酸中毒。
(实习编辑:万文娟)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