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是一道东北风味菜,即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成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加上吃多不油腻的特点,很适合夏天食用以达到开胃增食欲的目的。
锅包肉原料:
1、里脊肉、淀粉。
2、醋、糖、少许生抽。
3、蒜、葱姜、红椒、香菜。
锅包肉做法:
1、里脊肉切成1.5mm左右的厚片,用盐,鸡精,料酒拌匀腌制一下;
2、糖:醋=3:2混合均匀(这是偏甜口的,要是喜欢篇酸口的多加点儿醋、,滴两滴老抽调匀(老抽可以不加,我喜欢颜色深的菜,所以加了点儿;
3、蒜切末,葱姜,红椒切丝,香菜洗净从中间切一刀;
4、淀粉加少许水拌成淀粉糊,拌入腌制好的肉片,让每片肉都均匀的挂上糊;
5、锅内放油,把挂好糊的肉片放锅内炸至金黄捞出;
6、炒锅内放油炒香蒜末,下炸好的肉片炒匀,倒入第2部的料汁和葱姜丝,红椒丝快速翻炒均匀,待每片肉都均匀沾满料汁即可停火,洒入香菜拌匀即可!
锅包肉特点:
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酸甜可口。
锅包肉的典故
位于哈尔滨动力区文政新区17号“老厨家”锅炮肉是著名的东北菜,一般菜肴都讲究色、香、味、型,惟此菜还要加个“声”,即咀嚼时,应发出类似吃苞米花时的那种声音,这是酥脆的标志。这是哈尔滨道台府菜创始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当年为适应外国来宾的口味,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出现首创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可能是洋人在点菜的时候发音有问题,到现在就被叫成“锅炮肉”了。锅炮肉流传至今已经是四代传人了,它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一种文化,并以其自身经历见证着哈尔滨的百年历史。
(责任编辑:黎黎)